微塑膠霸佔海鮮 高中生用文蛤實驗 找出最徹底吐沙「排塑」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微塑膠霸佔海鮮 高中生用文蛤實驗 找出最徹底吐沙「排塑」法

2019年07月05日
整理:鄒敏惠(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海洋塑膠垃圾問題,國內高中生也不落人後,除了親手做研究,發現鯖魚肚子裡的塑膠纖維、被微塑膠毒害的水蚤,還發揮創意設計實驗,預測未來世界的牡蠣體內微塑膠量,甚至是清除文蛤體內微塑膠的最佳吐沙法!

鯖魚肚子裡的塑膠纖維。圖片來源:中研院提供。
鯖魚肚子裡的塑膠纖維。圖片來源:中研院提供。

海洋廢棄物問題日益嚴重,台灣的相關研究仍在起步階段,有許多問題尚待釐清。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研究團隊與高中合作,帶領學生從科學探究層面切入海廢議題,藉由實驗中親手了解海鮮裡的塑膠危機,29日在中研院舉行「海鮮裡的塑膠『微』機:高中科學家研究成果發表會」。

計畫專案助理陳彥嘉小姐表示,總計八所高中共33位學生一起聯手調查魚類、白蝦、牡蠣與文蛤等四大海鮮種類,以及鹽巴和運動飲料等進行檢視。陳彥嘉表示,在上述國人常食用的海鮮中,濾食性的蛤與牡蠣發現的微塑膠量較魚蝦多,其樣本超過半數以上體內都發現有微塑膠,且較大顆的野生文蛤體內被發現有微塑膠的比例較高。


殘留在文蛤體內的塑膠微粒。圖片來源:中研院提供。

此外,也發現生長於國家級高美濕地的文蛤,其體內微塑膠量(1.5個/公克)明顯高於所有樣點平均值(0.74個/公克),其確切原因是否因清水大排與大甲溪水域污染?仍需進一步分析水域微塑膠污染情況才能得知。

高中生們更進一步好奇,生物吃下塑膠微粒到底能不能吐出來?師大附中潘裕軒與黃振寧同學設計實驗餵食文蛤微塑膠粒,並觀察不同靜置吐沙時間是否會影響體內微塑膠殘留量,黃同學與潘同學表示,他們想要試著找出,讓文蛤體內微塑膠排除最徹底的吐沙方法,結果發現一個小時換水一次能達到最佳的清除效果。

註:本處實驗對象為野生文蛤。

台中一中黃澄元與任俊文則透過實驗發現,在未來微塑膠濃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牡蠣體內的微塑膠殘留量竟提升35倍之多,從每公克0.22個大幅提升至7.81個,陳昭倫進一步表示,此結果凸顯禁塑政策推動的必要性。


水蚤體內的塑膠微粒(橘黃)。圖片來源:中研院提供。

興大附中的宮昕儀、梁筑庭與羅芝瓴同學則深入探究微塑膠對生物造成的生理影響,學生以大型蚤(Daphnia magna)作為模式生物,探究微塑膠對水蚤的生殖影響,結果顯示在受污染的環境下水蚤的生殖週期拉長、子代數減少而使族群量下降。

陳昭倫進一步表示,這項結果顯示微塑膠對於食物鏈底層的生物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更可能威脅到淡水生態系統的運作與健全。從實驗結果也發現,水蚤回到乾淨無塑的水體後,其族群量甚至恢復到超過自始至終沒有微塑膠的對照組,興大附中指導老師林士超表示,這項結果也暗示,禁塑政策的推動,有助於讓受微塑膠污染的水生生物族群恢復生機。

彰化線西鄉沙灘上的垃圾。圖片來源:中研院提供。
彰化線西鄉沙灘上的垃圾。圖片來源:中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