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含微塑膠 聯合國「仍鼓勵攝食海鮮」環署:源頭減塑是重點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貝類含微塑膠 聯合國「仍鼓勵攝食海鮮」環署:源頭減塑是重點

2018年09月2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前日拋出對全台海水、自來水、海灘、貝類塑膠微粒含量的初步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樣品中都含有塑膠微粒,也引發社會對海鮮還能不能吃的討論,環保署26日澄清,根據聯合國2017年發表的報告,目前評估結果是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風險,與其他污染相較並不高,在與海鮮營養價值權衡評估下,還是建議攝食。

DSC06808

環署調查資料顯示,全台各地野生、養殖的貝類,皆含有塑膠微粒。

環保署主秘蔡鴻德補充說明,這次環檢所使用了比國際組織Orb media更嚴謹的調查方式,使用更小的孔徑進行過濾水樣,卻測得了比起全球平均略低的數值,因此更不需對台灣海鮮太過恐慌;但的確需要一起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環保署將繼續調查,並密切關注世界上對塑膠微粒的健康風險評估資訊。

環保署25日公布國內塑膠微粒含量首次調查結果,包括海水、自來水、海灘與貝類在內,大部分的樣品中都含有塑膠微粒,自來水中檢出塑膠皆為纖維狀,每公升為0至6根,遠低於瓶裝水的檢出量;海水中的微型塑膠數量為每1000公升有1000至1萬8500個,沙灘砂礫則是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為每公克0.2至5.2個。

這些尺寸不到5mm的塑膠微粒,容易快速遭生物攝取,更恐經過食物鏈,最終回到人體,因此消息一出,確認了台灣各處的貝類幾乎都含有塑膠微粒,也引發了關注與討論。

DSC06803

環境檢驗所組長楊喜男指出,聯合國2017年報告表示,拿塑膠微粒與營養價值相比,仍鼓勵攝食海鮮。賴品瑀攝。

環保署引聯合國2017年《魚類及水產品中微型塑膠》(Microplastics i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報告,指出目前評估結果顯示海鮮含有微型塑膠對於人體健康風險不高,綜合評估微型塑膠危害風險與海鮮營養價值,仍鼓勵攝食海鮮。環境檢驗所組長楊喜男表示,因為塑膠微粒議題目前世界各國也都類似台灣,近期才展開初步的研究,目前最完整的為聯合國這一份資料,但環保署會持續關注國際發展,作為未來國內進行海洋塑膠微粒相關危害風險評估的參考。

環檢所在王功、台西、東石、安平、馬祖、金門、澎湖、福隆等海岸,每處採樣2種貝類,包括了牡蠣、石蚵、扇貝、淡菜、花蛤、藤壺等貝類。

楊喜男表示,大致而言,同一處採到的養殖牡蠣含有的塑膠微粒皆低於野生的石蚵,原因應是養殖貝類定期採收,接觸海水的時間較短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金門石蚵中,從面向中國的海岸所採樣本,塑膠微粒含量高於背向處,顯示塑膠微粒的分布,的確與岸上的污染相關。

源頭減量是重點 海廢治理行動方案推動中

蔡鴻德表示,這次調查是「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的一部份,作為背景資料,是未來政策研擬的參考,這個與民間團體共組海廢平台並一起推出的行動方案中,共提出了4大面向共34項未來行動。

DSC06802

環保署主秘蔡鴻德表示,不需對台灣海鮮太過恐慌,但的確需要一起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賴品瑀攝。

由於塑膠微粒是因為棄置在環境的塑膠垃圾經長期陽光等作用「脆化分解破碎」而產生,因此更顯示「源頭減量」塑膠垃圾的重要性,環保署也已經提出2030年前要逐步禁限用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

再者,還有需跨部會一起進行的河川垃圾清理攔除、加強陸源、海岸及海底垃圾清理的「預防與移除計畫」,及對塑膠微粒、海洋廢棄物的「研究調查」更多的「擴大合作參與」,包括海灘認養、五年五千艘環保艦隊攜回漁船廢棄物及海上漂流物等。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