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自然保護地 2015迄今面積增近一倍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內蒙古大興安嶺自然保護地 2015迄今面積增近一倍

2019年07月24日
摘錄自2019年7月24日中國新聞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2019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年會暨跨界自然保護地研究與管理合作研討會24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根河市舉辦,內蒙古大興安嶺的自然保護地又一次登上國際舞臺。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是中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泰加林資源基地和生物基因庫,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千公尺,占整個大興安嶺的46%。2017年其核心地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濕地)保護管理處處長呂連寬表示,2015年到現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已建立起58個類型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達224萬公頃,占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總面積的21%;而內蒙古大興安嶺自然保護地的面積,截止到2018年年底已增加了近一倍。

內蒙古大興安嶺因地處高緯高寒,氣候惡劣,土層瘠薄,單位面積生物量不足熱帶雨林的1/6,極端低溫達-52℃,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壞極難恢復,更不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