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捕、氣候變遷 魚類體內毒素激增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濫捕、氣候變遷 魚類體內毒素激增

2019年08月09日
摘錄自2019年8月8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7日發表最新研究指出,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分析取自緬因灣的30年生態系統資料,包括大西洋鱈魚(Atlantic cod)及白斑角鯊(spiny dogfish)兩種海洋掠食者的胃部內含物分析,研究期間為1970至2000年代,並且分析自1969年起,大西洋黑鮪魚(Atlantic bluefin tuna)體內甲基汞累積情形。

研究發現,1970年代鯡魚遭到濫捕,當鯡魚數量在2000年代後恢復正常,大西洋鱈魚與白斑角鯊隨著主要食物的改變,體內甲基汞含量又分別升高與下降。在同一期間,大西洋黑鮪魚甲基汞含量則增多27%。

研究人員利用電腦模型預測,相較於2000年的海水溫度,現今海水溫度若增加攝氏1℃,再加上減少20%人為汞排放,將導致大西洋鱈魚體內甲基汞濃度增加10%,白斑角鯊增多20%。若海溫不變,汞排放減少20%,大西洋鱈魚與白斑角鯊體內甲基汞濃度都會減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