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恆春半島鵝鑾鼻海岸礁岩上的鵝鑾鼻燈籠草(Kalanchoe garambiensis),在熱帶海風吹拂和日照下,成熟葉片呈現紫黑色,與其鮮黃色花朵有明顯的對比。它不只是長得漂亮的多肉植物,更是僅在鵝鑾鼻才有的台灣特有種。1930年,日籍教授工藤祐舜採集後,命名為鵝鑾鼻燈籠草,但不及百年,如今在鵝鑾鼻幾乎已經找不到植物個體。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研究人員前往當初台大植物標本館在鵝鑾鼻採集的九處地點尋找,但所標示的原棲地,如今都已開發成農地或民宿,野外族群面臨消失。
同樣瀕危的台灣特有種植物,不在少數。2017年,辜嚴倬雲植物保種暨環境保護發展基金會啟動「百種興盛行動」,希望搶救國內外100種珍稀植物,保種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指出,這100種珍稀瀕危植物中有一半是台灣植物,且半數以上來自屏東、台東等地,「南台灣的土地上有太多珍貴的寶藏,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
特有種移地復育 讓大眾認識在地珍稀植物
2017年保種中心與屏東縣政府合作,將中心復育的屏東特有種武威山烏皮茶(Pyrenaria buisanensis)移地種植在縣府綠地,進行族群復育。雙方並簽署「屏東珍稀瀕危物種保種行動合作意向書」,針對屏東地區的特有種植物,一起推動保育和教育推廣。
今年保種中心再次將三種在地特有種,包括鵝鑾鼻燈籠草、屏東豆蘭(Bulbophyllum pingtungense)和台灣捲瓣蘭(Bulbophyllum taiwanense),移植到縣府旁的綠地,並在今(12)日舉辦移植揭牌活動,把三種珍稀植物介紹給媒體和大眾認識。
開花時花形優雅的屏東豆蘭和台灣捲瓣蘭,已附生在樟樹樹幹上,鵝鑾鼻燈籠草則種植在大型盆栽裡,搭配植物說明牌,民眾至縣府洽公時,可認識這些珍稀特有種植物,藉此推廣讓更多人了解,並支持珍稀植物的保育工作。
棲地破壞、商業採集 是瀕危主因
陳俊銘說,這些物種在野外瀕臨滅絕的主因,是棲地破壞和園藝商業採集,也有野生動物啃食等因素。保種中心在原生地進行遷地引種,與實生擴繁,目前已成功馴養出許多成株,未來將持續大量繁殖,以減緩原棲地非法野採的壓力。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楊勝任表示,屏東縣政府與保種中心合作推動在地特有種的保種復育,是前瞻性的行動。屏東地理位置特殊,有許多珍稀植物,除了鵝鑾鼻燈籠草,台灣捲瓣蘭是在1935年在恆春半島採集到的,而1985年發表的新種屏東豆蘭,更是以屏東為名。
這些稀有植物,因人為商業採集、棲地破壞而消失,他說,保種中心對稀有植物保種功不可沒,而地方政府與學術界和保育界合作,不僅能協助稀有植物的保種,也能推廣保育的觀念。
保種中心今天捐贈移植三種植物各50株,屏縣農業處長黃國榮表示,這些原生物種都是屏東的寶貴資產,縣府會善盡妥善保護照顧、養護的職責,並推廣友善環境教育,讓縣民一起保護原生植物。
保種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它們能回到原生地
不只在台灣,目前全球植物皆面臨快速消失的滅絕危機。保種之餘,也希望各界多關注原生植物棲地破壞的問題。
「移地復育只是一個諾亞方舟的概念,不要讓珍貴植物的種源消失,保種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它們能回到原生地。」保種中心蒐藏經理哈斯克橋說,植物能否回到原生地生長,後續還需要很多配套的保護措施,例如民眾的保育觀念是否跟上,能認得這個珍稀植物,而不是把它當成一般植物隨意拔除,或因有觀賞或商業價值而採走;此外,氣候變遷造成的蟲害疫病等環境問題,也讓異地復育的植物在回到原生地時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