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知識+】「風場」是甚麼? |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深度報導

【離岸風電知識+】「風場」是甚麼?

2019年11月18日
文:孫文臨(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風場(wind farm)指的是一建有風力發電機組以產生電力的場域,按照其地點分為陸域風場(onshore)與海域的離岸風場(offshore)。

離岸風場由風機、變電站、電纜等構成,也會設氣象塔,進行海上氣象資料的收集。風機產生的電力經由海底電纜輸送到陸地、併入電網。

風場的建置先從開發前調查開始,包含地點選擇及環境影響評估等。接著是設施興建期,完成後進入20年到25年的維運期,最後執行除役。

風場就像漁場、礦場,其規模隨技術、資金、規範及自然環境而有所不同。通常以其裝置容量來判定規模大小,目前全球最大的離岸風場是英國的Walney風場,裝置容量達659MW,涵蓋面積73平方公里,約等於1萬個足球場大。

風場裡的風機設置也是門大學問,風機間距與風機大小有關,也須配合當地的海象、風向、地質等。經濟部的設置考量提到,設置風機時機組間距至少須距離3~6倍扇葉直徑。以大彰化風場為例,其東西向間隔約500~780公尺,比凱達格蘭大道還要長,南北間隔則高達3000公尺~4300公尺,大約是從台北車站到圓山大飯店的距離。

知識小百科

世界第一座離岸風場:丹麥Vindeby風場,由丹麥能源(Dong Energy,現為Ørsted,即沃旭能源)興建,於1991年興建完工,裝置容量為4.95MW,每年可供應近5千戶家庭使用,它也是全球第一座完成退役的離岸風場,在2017年完成了風場退役,共計營運了25年。
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位於苗栗外海,面積為10.27km2(約等於40座大安森林公園),全部風場共22支風機、總發電容量128MW,每年可供應12.8萬戶家庭使用,現已完成風機安裝進入試運轉階段,預計年底前商轉供電。
離岸風場的組成結構

離岸風場的組成結構。圖片來源:離岸風電知識網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