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6日
摘錄自2019年11月6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宜蘭縣永侒實業申請在員山鄉中華村、內城村的礦業開發案,預計將縮小開發規模;永侒實業5日發出聲明表示,原開採總面積約31公頃,將縮小至約18公頃,剩下約6成,內城的基地將全部不開採。
採礦區域與內城土地相連接的部分,按法規要求保留緩衝帶,且因有山的屏障,因此當地景觀與獨立水系不會有任何改變,更不會有山頭被砍半的問題。開發案絕非在水源保護區或水源地或取水口上游採礦,水保設施亦將採用嚴格標準,確保水質清澈才排放,且開發案採一次規劃分期開發,每次開發面積不會超過兩公頃,不會有大面積山頭裸露的情形發生。
由於開發規模縮減,每日平均砂石車數量將不超過50台,聯外之產業道路將設計為生態廊道,車輛動線將經過中華村段4公里台7省道後,直接進入蘭陽溪堤防砂石車專用道接濱海公路,不會直接進入員山鄉主要聚落,並將嚴格限制車輛車速與整潔。
但中華村及內城村民仍無法接受,強調要繼續連署反對案,以十萬人為目標;環團批評業者是「駝鳥」心態,縮小規模只是應付反彈,應立即撤回礦業開發申請。
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說,開礦地點即使不包含內城區,離聚落還是太近,開發基地鄰近土石流潛勢區,難保不會有土石滑動情形;中華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華也說,業者即便縮小開發規模,對中華村影響仍在,盼業者撤回開發案。
宜蘭縣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抨擊,業者不該有鴕鳥心態,不開發內城區域,以為躲在山後面採礦就不會有人看到,其實從七賢村看過去,還是可以看到礦場另一面,礦場開發一定會對環境生態與居住品質造成破壞,應立即撤回發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