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綠色人物交流系列報導
李燊(ㄕㄣ)在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蹲點已滿七年。現為副秘書長的他,負責執行濕地的環境監測及物種調查,同時向政府官員、資助方溝通保育對策,與其他保育團隊合作完成保育計畫。
這項工作不存在所謂的標準答案。看似無窮無盡的生態變化,正是吸引李燊長期投入的關鍵,「我從中獲得不同的樂趣。」他舉例,廣東、海南的濱海紅樹林有各自的生存特色;縱使將觀察尺度縮小到深圳某一塊濕地上,其中的物種仍保持動態消長,絕非一成不變。
在沒有標準答案的生態領域中,李燊期待憑著長期的觀察與研究,貢獻有益於生態多樣性的做法。「這是一份工作、一項職業,目的是專業地把事情做好」,他拒絕將保育工作貼上道德的標籤,強調「我們就是公益行業的專業經理人。」
以感性服務理性 先發現問題才有機會解決問題
10月19日,李燊、劉毅、周智琴及張瓊出席「2019 中國綠色人物臉譜論壇」,分享濕地研究、保育、營造與倡議的經驗。藉此平台與台灣的環保團體交流、研討濕地的保育措施,提升彼此的專業。
「城市規劃的學習經驗,培養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以及與利害關係人打交道、爭取資源的技巧。」李燊大學時期主修城市規劃,在企劃設計與執行面上受過專業的訓練。至於生態保育的知識建構,則從參與學生社團作為開始。
大學就勤跑田野、勤做調查的他,逐步累積生態知識,從中明白只有愛護環境的情懷是不夠的。畢業後,李燊進入正式的環境保護團體工作,進行有根據的生態研究與政策研究之外,也向缺乏環境調查經驗與知識的民眾、官員提供環境復育的對策,「推動他們往正確、尊重自然的方向走,設法提供較合理的建議。」
不過,動員民眾愛護環境的情感,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他以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設計的環教課程「愛深圳、愛自然」為例,這項課程是藉教具呈現深圳灣變遷的歷程,目的是鼓勵民眾留意、關心深圳的環境變化。
課程隨著一張深圳灣的地圖展開。圍坐在深圳灣地圖旁的小朋友,了解到早期深圳灣蘊藏著極豐富的生命力,更同時包容著漁民的生計。但接著,許多海域被人為掩蓋了,這建立在中國填海造陸政策的真實背景之下。一幢幢的高樓踩著被填平的農田、魚塘豎起,「我們希望受眾看見並感受到這些變化。」
當碼頭、農田、魚塘搖身一變為高樓大廈,這當中的生態破壞幾乎是不可逆的,「要保護這個區域(深圳),就需要了解他的歷史、過往及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有了解才會有行動,才能累積相關知識」,李燊強調。
投身環保15年 李燊看中國保育工作的困境與改變
在與官方溝通、合作的面向上,李燊與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的夥伴同樣堅持調查研究的重要性,也終於得到認可。在深圳的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執行的調查計畫將滿三年時,官方決定將保護區旁新建的濕地公園託付給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治理,「官方對我們有了信任,取得濕地公園管理權限的過程就不用花太大的精力。」
李燊認為,保育團體應持續對政府政策發揮影響力。「自然生態的修復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只有政府有經濟實力完成大面積的生態修復。」他以流域復育為例,整條流域從上游直到出海口是連貫的,局部復育的效果有限。
「紅樹林修復需要長期的研究跟規劃,官方卻可能忽視這些前置作業,直接執行不友善生態的措施,這是在中國做事比較有挑戰性的部分。」李燊指出,中國官方曾鼓勵民眾大規模種植紅樹林,欠缺考量的措施使紅樹林生態系的其他成員,如底棲生物、鳥類受到壓迫。協助政府官員提升保育專業,亦是保育團體可從事的努力之一。
不過,從生態保育的時間尺度來看,本來就少有一蹴可幾的案例。李燊從學生時代開始接觸生態,至今已有15年的經驗,環境建設對生態保護的挑戰未曾消失,且在高度競爭的中國社會中,人們忙碌於課業、工作與個人生活,能付出時間及耐心投入生態保育的群體依舊是少數。
在保育工作的長跑耐力賽中,李燊還是見到不少正向的改變。「國內企業開始鼓勵員工投入改善環境的志工服務了,另外深圳灣的黑面琵鷺數量也有了一定的成長與穩定的族群數量。濱海棲地最大威脅是填海,而政府已在2018年規定全面禁止填海。」
「我們也跟自然保護區的局長打交道」,他表示,年輕的局長越來越認同環保的概念,會將環保團體的建議納入工作計畫中,為保育項目挹注經費。「至少這幾年在深圳,污水處理的標準已經提高,環境往好的方向在轉變。」
長期且穩定地與公部門合作,是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經營棲地的路線。但在中國,不只有這種路線,也有與石化廠抗爭的團體、為環境保護打公益訴訟的團體。
基金會也與其他保育團體維持著協力關係,例如幫忙補足其他團體所欠缺的經費或人力,或邀請其他深耕在地的團體為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提供專業知識,「只要確認目標一致,就可以合作。」李燊說,各個環保團體正以多元的方式交織、進行社會分工,共同守護珍貴的濕地環境。
※ 前往「中國綠色人物臉譜」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