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對許多孩子來說,就是夜晚在黑暗的森林中,雙眼好似映照月光一樣的發亮,緊盯著樹林間任何移動的生物,並不時發出「咕~咕~咕~、咕~咕~咕~」的聲音,好像昭告著「夜晚獵人出沒囉!」。一旦發現獵物(通常是小型齧齒類動物),便展開雙翅,迅速無聲地飛向獵物,在牠們發覺前就已在利爪下掙扎,成為盤中飧。
以我來說,對於貓頭鷹的想像與認識,就是這樣來的(而且還以為貓頭鷹就是故事書上一種一個樣)。直到開始認識自然生態後,才知道原來全世界的貓頭鷹有大約134種,台灣島上有12種,最小的鵂鶹體型約15公分左右,展翅不過一個成人的手掌大(20公分左右),最大的黃魚鴞展翅甚至超過2公尺!
2015年來到自然谷之初,還沒有山下的辦公室,因此晚上都是夜宿在山上的木屋。白天聽著各種蟲鳴鳥叫,夜晚又是一群截然不同生物們的群奏,而夜間最響亮的就是黃嘴角鴞吹口哨的鳴唱聲。
黃嘴角鴞台灣相當常見的留鳥,體型比鵂鶹大一些,大約15~17公分。從低海拔森林到2600公尺山區都有機會發現牠們活動的蹤跡。除了夜晚響亮的鳴叫聲,那對短小的角羽和黃色的虹膜與口喙是很好的辨識特徵。
大約在3月天氣漸漸暖和,便開始進入黃嘴角鴞繁殖期。在這段期間大約7點、天色暗下後,在淺山地區就有機會聽到連續兩聲吹口哨的「呼~呼~」鳥鳴。住在自然谷的夜晚,第一次聽到時,還想說怎麼會有人在晚上吹口哨,這麼大膽(畢竟老人家都說,晚上吹口哨會引蛇入室)。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黃嘴角鴞的聲音,但也就是聽過聲音,從來沒見過本尊。每次看到樹洞,總是好奇裡面是否就是牠們的家。
直到2015年8月14日走在步道上,正打算往稜線的竹林走去時,一個鳥影無聲地從步道左方大約5公尺處穿越至右方樹叢中。瞬間止住腳步,拿起相機鏡頭拉到最遠,一步拍一張、一步拍一張慢慢地靠近那隻不知名的鳥。回到辦公室電腦面前,打開檔案將畫面放大後,看著頭頂短短角羽,全身黃褐色的鳥羽,淡黃色的虹膜和黃色的口喙,是黃嘴角鴞!竟然有幸在白天看到貓頭鷹,而且還是一直只聞其聲不見其「鳥」的黃嘴角鴞,真的是太幸運了! 猜想牠大概是在步道旁的灌叢中獵食,太過專心以至於沒有發現我們正往牠的位置走來,受到驚嚇後才起飛吧!
去年同事參加貓頭鷹巢箱工作坊回來分享後,才知道即便是在森林中,天然樹洞是飛鼠及多種鳥類搶手的「高級公寓」,更不用說缺乏老樹的都市環境。因此近幾年可以在都市及許多森林保護區內看到人工製作的巢箱,為的就是希望彌補天然樹洞的不足。
也因為這場工作坊,讓我們辦公室也有了第一個貓頭鷹巢箱(預計是要給領角鴞的),並將它掛到樹上,期待有機會可以進一步的觀察牠們築巢哺育的狀況。
和黃嘴角鴞第一次的會面,如此的驚奇,事隔四年現在想起來,當初無聲飛過眼前的畫面依然歷歷在目。
樹洞是許多鳥類以及哺乳類動物築巢哺育下一代的首選,但一般在人為環境中,因樹木數量不足、樹木修剪及枯倒木清除等,使得天然洞穴缺乏。讓以樹洞為家的鳥類減少繁殖場域。為彌補這樣的狀況,現在有許多地方開始掛上人工巢箱,邀請鳥兒們入住。但巢箱製作以及掛設的高度,也有許多眉眉角角要注意喔! 巢箱的入口大小,限制房客的體型!因此若想要製作給五色鳥這類體型不大的鳥類,入口就不能做得太大,不然就會有其他更大型的鳥類來搶住。相對的,若要製作給貓頭鷹,還需要知道要給哪一種貓頭鷹、體型大小、其偏好的巢位高度以決定懸掛的位置。 但還是要記得,自然不一定會按照你的想法去走,所以還是有機會有別的動物會住進你蓋的公寓(巢箱)喔!
黃嘴角鴞
中文名:黃嘴角鴞(特有亞種)
別名:臺灣木葉鴞
科名:鴟鴞科
學名:Otus spilocephalus hambroecki
分佈:印度半島、中南半島、中國東南部、台灣及印尼群島皆有分佈,有8個亞種。
特徵:
- 全身大致呈黃褐色,腹面的顏色較淡雜有黑褐色斑紋。
- 虹膜為黃色。
- 黃色口喙。
- 角羽較領角鴞短。
生態:台灣低海拔山區至約2600公尺高山區皆有分布,常被「聽」到的留鳥,春、夏季為繁殖期。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參考資料:台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