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之星】萬綠叢中一點橘:暗點燈蛾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自然谷之星】萬綠叢中一點橘:暗點燈蛾

2019年12月01日
文:何京翰(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專案執行)

走在自然谷的步道時,衣服黏上蜘蛛網、沾到各種昆蟲都是常有的事。最近,發現某些種類的毛毛蟲正在大量發生,有些出現在地上,有些則在多種植物的枝葉上爬行,其中以一種毛毛蟲有著對比強烈的體色、亮紅色的頭部、和密集的細毛,讓人看起來渾身發癢。詢問同事後,得知牠叫做「暗點燈蛾」。

第一次發現到牠,是在琉球雞屎樹的藍色果實上,看似正在大啖清脆的果實,因為天色漸晚,沒有做後續的觀察。第二次發現牠,則是一月初在進行自然谷牌坊維護時,當時和志工們一起在木造平台上編排茅草屋頂,拿起一把把的茅草時,便注意到牠們的蹤跡,也許是從我們頭頂上的樹冠層落下。由於這些毛茸茸的小傢伙經常讓人們的皮膚發癢,將牠們移走時格外地小心翼翼,用樹枝、手邊的工具撥開,放到旁邊的草叢中。


琉球雞屎樹果實上的暗點燈蛾,可仔細觀察細毛生長的位置。攝影:何京翰

根據其他人對於暗點燈蛾的食性觀察,常見寄主有杜鵑、 菝葜、玉葉金花、白匏子、水同木、血桐、台灣山桂花、山蘇花、 山黃麻、長梗紫麻、桃金孃、姑婆芋、野薑花……等多種植物,粗體字的植物則是自然谷內可以找到的物種,其中,白匏子、姑婆芋、野薑花、山桂花在自然谷內的數量還不少,或許是暗點燈蛾頻繁出現的原因之一。與蝴蝶相比,多數蛾類的幼蟲食性相當廣泛,以暗點燈蛾的食草來說,上述的食草種類在分類上有好幾「科」,而科與科之間性狀上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對於蛾類的生活習性仍有許多未解的謎團。所以我們發現到某種蛾類正在進食某種植物時,可以稍微觀察牠的行為,然後拍照做個記錄,或許能意外發現牠們尚未確認的生活習性。


正在啃食白龍船花葉片的幼蟲。攝影:何京翰

目前台灣有許多公民科學計畫正在進行中,透過手機、網路等普及性的工具,匯聚民眾們的生態觀察記錄,協助收集科學資料。以「蛾」這個主題來說,特有生物中心在2011年於社群網站(Facebook)成立「慕光之城──蛾類世界」社團,民眾們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蛾類照片,註記拍攝時間、地理座標、食草等資訊,特生中心會整理每一筆觀察記錄,於臺灣飛蛾資訊分享站公開,讓不特定大眾都能瀏覽、查詢相關資料。除此之外,藉由許多愛好者的幫助,能夠補齊更多未知的蛾類習性,觀察資料的收集講求的是「機緣」,參與的人越多,就更有可能揭開未解的謎團。


暗點燈蛾成蟲,左邊為雄蟲,右邊為雌蟲。圖片來源:臺灣產蛾蝶圖鑑。吳士緯拍攝。(CC BY-NC 4.0)

昆蟲小知識:毛毛蟲皮膚炎 
在田野間活動時,偶然會覺得皮膚發癢,甚至發出紅疹,這有可能是在戶外不小心接觸了毛毛蟲體表的細毛所致。許多蝴蝶和蛾的幼蟲身上帶有能抵禦掠食者的細毛,除了物理性的刺激,往往還帶有一些導致發炎的化學物質,如果不慎碰觸到牠們的細毛,就有可能引起搔癢、紅疹、水泡等症狀。幸好症狀通常只會持續幾天,但若是體質較為敏感者,除了外用藥物,可能須另外搭配口服消炎藥。假如一不小心接觸到這些有毒的幼蟲時,可立即用清水沖洗患部,帶走殘餘的細毛,然後塗抹清涼的藥膏,減緩搔癢。

 


圖片來源:臺灣產蛾蝶圖鑑。吳士緯拍攝。(CC BY-NC 4.0)

中文名:暗點燈蛾

別名:暗點橙燈蛾 
科名:裳蛾科 
學名:Lemyra imparilis
分佈: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見。

特徵:

  1. 幼蟲身上有間隔接近的橘黃色突起,呈橫紋分佈。
  2. 橘黃色突起處密生細毛,若接觸可能引起過敏。
  3. 幼蟲背部有不相連的白斑形成的縱線。
  4. 幼蟲頭部呈亮紅色。
  5. 成蟲雌雄異型,雄蟲翅面為暗褐色,雌蟲翅面為粉白色。
  6. 雄蟲翅面的斑紋較深、較大,雌蟲的斑紋較細小、色淺。
  7. 雄重腹背為磚紅色,雌蟲為橙色。

生態:食性廣泛的常見蛾類, 低海拔山區多種植物都有觀察到被其取食的記錄。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