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3日
摘錄自2019年12月2日公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過去桃園許厝港濕地因為老街溪淤積,水鳥棲地減少,年初啟動濕地生態工程後,現在發現上千隻水鳥回到濕地棲息,變得很熱鬧。
成群的野鳥在天空飛翔,黑腹濱鷸和東方環頸鴴,在濕地覓食,還有北部難得一見嘴喙上翹的反嘴鴴也來了,上千隻水鳥回到許厝港棲息,重現10多年前盛況,也讓愛鳥人士相當興奮。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吳豫州說:「目前許厝港最多的水鳥是以黑腹濱鷸數量為最高,其次是三趾鷸、紅胸濱鷸還有東方環頸鴴,他們都成群的飛翔,非常的壯觀。」
桃園市野鳥學會指出,過去因為老街溪淤積,河口陸化嚴重,水鳥棲地減少,然而,今年初市府啟動濕地生態復育營造工程,收回非法占用魚塭,也將陸化泥土回填魚塭,成功增加候鳥棲息環境。桃市環保局海岸管理處長林立昌說:「以自然工法讓整個水鳥的環境能夠做好,所以首先呢,把老街溪出海口的淤泥能夠做整體的移除,移除到我們目前魚塭裡面做回填,那利用挖填平衡讓整個濕地面積增加了20公頃。」
鳥會表示,許厝港是東亞澳水鳥的必經之地,也是他們的中途休息站,現在,十多年前不見的野鳥,一批一批回來了,吸引了各地鳥友、大量湧入拍攝,也擔心干擾鳥類棲息,呼籲不要太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