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物的認識,有時不是從生活周遭觀察而來,而是透過電視節目或電影。但電影有時為了故事性或讓人印象深刻,往往會以超出現實的誇大手法塑造出怪物的形體或形象。除了大白鯊、狼和蛇之外,另一個無辜的生物就是蝙蝠。
一講到蝙蝠,下一句多半就會聽到「吸血蝙蝠!」。哎呀,這就是受到電影影響啊!在西方電影中,蝙蝠擁有尖銳的利牙,既會吸血又可怕的夜行動物,還跟吸血鬼或狼人故事扯在一起。但這真的是誤會大了,全世界大約1,400多種蝙蝠,大多數其實是以昆蟲、水果和花蜜等為食,而真的會吸取動物血液作為養分補給的蝙蝠,其實只有三種,一般較多是吸食家畜血液,趁其睡著時偷偷吸血。重要的是,這三種吸血蝙蝠只分布在中南美洲,台灣沒有喔!
台灣有約37種蝙蝠,其中約九種是台灣特有種。自然谷在過去生態調查中,曾經記錄到東亞游離尾蝠,但過去在步道觀察中,因蝙蝠屬夜行性動物,飛行中通常又靜悄悄的沒什麼聲音,來無影去無蹤,因此一時間還真遺忘了這常常出現在我們周遭,但容易被忽略的動物。
在自然谷附近有一個百年炭窯,平常導覽有時會透過炭窯,和來訪者介紹過去製炭木材的運用和製炭文化(相思樹、龍眼樹、九芎⋯⋯)。而進到黑暗的炭窯時,多半是想找喜歡躲在洞穴中的一些小生物,過去也從沒注意這邊可能會出現蝙蝠,直到有一次同事跑來說:「炭窯裡有蝙蝠耶!」
平常見到蝙蝠,多半是傍晚或夜間,在天空及路燈下快速穿梭捕捉昆蟲,但從來沒如此近距離(約1公尺左右)觀察牠們。起初翻查自然谷生態調查物種名錄時以為是東亞游離尾蝠,但資料說明東亞游離尾蝠應是群集生活的蝙蝠,而我們在炭窯中僅發現兩隻個體,且似乎是不同種類,因此判斷應該不是東亞游離尾蝠。但有時也猜想,該不會是被群體排擠的個體吧!為了解惑拍下照片,詢問台灣蝙蝠學會後,發現其中一隻是台灣大蹄鼻蝠,九種特有種蝙蝠之一!(另一隻拍照太糊,想再補拍時剛好沒有看到,因此還不知道牠是誰)
自己過去對蝙蝠的認識,似乎都是成群出現,在岩洞頂端數百隻倒吊著,然後傍晚時集體飛出洞穴去覓食,因此一開始看到炭窯內的兩隻蝙蝠時,和印象有點不太一樣。查詢資料後發現,蝙蝠並非都是群體生活的,有些物種喜歡獨居,偶爾會跟其他獨居蝙蝠共用洞穴,台灣大蹄鼻蝠就是此類。白天獨自在洞穴中,將翅膀包裹全身保暖休息,夜晚運用鼻部發出超音波,尋找昆蟲捕食。
若仔細觀察台灣大蹄鼻蝠(的照片),會發現牠們的鼻子真的很可愛有趣,蹄鼻蝠科的蝙蝠,鼻部會有像馬蹄狀的特化構造成為辨識特徵,其他種類如葉鼻蝠科或皺鼻蝠科也因為鼻部特化構造而得名。由於蝙蝠是夜行性動物,藉由「雷達回波」的概念掌握周圍的物體,因此除了重要的鼻子可發出超音波外,另一個就是聆聽超音波辨識獵物所在位置的耳朵。
由於個人目前對牠只有白天睡覺時的觀察,不知道夜間的情況會是如何呢?真讓人期待未來夜間觀察時,是否有機會觀察到牠們的活動。不過想進到炭窯觀察牠們也需要注意時間點,接下來要進入繁殖期,要盡量避免打擾哺育中的蝙蝠。
蝙蝠因為電影塑造出邪惡的形象,但其實蝙蝠的生態地位相當重要。在熱帶地區的蝙蝠大多以花蜜、花粉和果實為食,不單能協助授粉,食用完果實後更排出種子協助傳播種子。生態上除了幫助植物授粉與傳播,食蟲的蝙蝠一隻一個晚上可吃掉數百隻昆蟲,其中也包括對作物有害的昆蟲,也許為友善環境耕作與野生動物共榮合作的另一種選項也說不定。 除了生態,也因為「蝠」和「福」同音,而在中國文化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有時會看到房屋用蝙蝠圖騰裝飾,以5隻蝙蝠來代表祥瑞福氣,象徵「五福臨門」。記得小時候在眷村生活時,一天傍晚看到一戶人家上空出現好多蝙蝠,爺爺就說了一句「福氣!有好事啦!」。
中文名:台灣大蹄鼻蝠(特有種)
別名:臺灣菊頭蝠
科名:蹄鼻蝠科
學名:Rhinolophus formosae
分佈:分布廣泛,台灣各海拔地區均有發現紀錄;惟目前發現的數量均少,較常見於山林間的岩洞,人工建築物、隧道或樹洞中偶爾可見。
特徵:
- 具深褐色或黑褐色的毛髮。
- 有明顯的鼻垂,會從鼻部發送超音波。
- 鼻部的特化為馬蹄型。
- 雌性於下腹部具有假乳頭,生殖期間尤明顯,可讓幼體咬住。
- 屬獨居性的蝙蝠。
生態:夜行性動物,本種屬獨居性的蝙蝠,因此洞穴中較常只會看到單獨的個體,以昆蟲為食。
※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