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末,海洋變成什麼樣子? 一張圖看懂IPCC科學推估 | 環境資訊中心
新聞懶人包

21世紀末,海洋變成什麼樣子? 一張圖看懂IPCC科學推估

2020年04月15日
製作:環境資訊中心、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製圖:王品涵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報告,科學家警告,最糟的情境下,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而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會有八成消失融入海中,強颱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增加。

IPCC去(2019)年所發布的《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海洋的「溫度已經更高、酸性已經更強,且生產力已經降低。」海洋熱浪發生的頻率將加倍,且更為持久、更強、更廣;20~90%的海洋濕地將在2100年前流失;海洋面積在100至600公尺深度的含氧量降低的情況,預估在2031~2050年之前會佔59~80%;許多區域中,魚類與貝類數量也將因全球升溫與生物地質化學變化的直接間接影響而減少。

報告強調,減緩氣候變遷和減緩生態損失的措施必須齊頭並進,並與調適作為充分整合。此外,人們必須大幅度恢復海洋本身對抗氣候變遷的能力,整個人類社群必須加快腳步,根據巴黎協議確保更健康的海洋,並積極轉向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 詳見環資報導IPCC《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決策者摘要(SPM)全文中譯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彭瑞祥

六年級生,曾在咖啡店當吧檯兼翻譯,十多年前受南方電子報、破報、國家地理雜誌啟蒙,希望也能自己做媒體關心環境。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