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下架的科普影片說錯了什麼? 從亞馬遜毀林到辱華 在中國談綠色供應鏈的難題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被下架的科普影片說錯了什麼? 從亞馬遜毀林到辱華 在中國談綠色供應鏈的難題

2020年04月23日
文:王晨(中外對話編輯助理)
中國氣候政策走出民族主義的過程,或許可以為倡導綠色全球供應鏈帶來啟示。

亞馬遜沿岸的土地被理清後用來放牧。圖片來源:Alamy

在3月21日世界森林日,一部關於保護世界森林的短影片在中國網路上遭遇憤怒聲討,不得不以下架的方式結束短暫的「科普」之旅。

這條僅五分鐘的影片,由以製作科普影片見長的「回形針」團隊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製作,試圖通過指出亞馬遜地區的畜禽養殖業、大豆種植業等經濟活動與毀林的關係,倡導消費者支持經過永續認證的產品。但不曾料到,其中將亞馬遜毀林和中國消費者的肉蛋奶消費聯繫起來的內容,卻引發了「辱華」聲討,使影片被迫下架。

這已經不是環保消費倡議第一次在中國遭遇網絡輿論反彈。當中國市場的全球環境影響力與日俱增,試圖將消費引向綠色的努力,不得不面對涉及民族主義、「發展權」問題的複雜輿論環境。

「辱華」指控

這段題為《如何快速消滅全世界的森林》的影片最先在影片網站嗶哩嗶哩引起質疑,回形針團隊是嗶哩嗶哩科技區著名的專業科普博主。今年2月2日,他們發布的十分鐘影片《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在中國疫情嚴峻時期,提供了縝密詳實的醫學知識和防疫方法,獲得超過一億的播放量。而七個星期後,回形針卻因保護森林的影片在嗶哩嗶哩被「千夫所指」。

影片從過去20年全球由人類活動造成的森林退化講起,引用世界自然基金會2015年《森林生命力報告》,指出亞馬遜雨林的毀林與世界牛肉、大豆貿易之間的關係。它將這一從生產到消費的經濟鏈條稱為「消滅森林最高效的機器」,並指出中國市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巴西大豆不能減產,因為他們必須爭奪世界上的頭號買家中國」,旁白說道。除了大豆,短片還提到其他大宗商品的全球貿易也在造成毀林現象,「棕櫚油、橡膠、木材、紙漿等大宗商品的生產、交易、消費,也在以這種環環相扣的方式,影響著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地的森林。」影片在最後建議消費者通過購買獲得永續認證的產品的方式,避免被「隱秘且被動地捲入毀林行動」。

不到24小時,這條影片引起了巨大爭議與討論,並從嗶哩嗶哩蔓延至微博等社交平台。

最主要的爭議,集中在短片將亞馬遜雨林的破壞與中國肉蛋奶消費建立的聯繫是否公平。 「中國人才吃了幾年肉,就傷害地球了?」 ,有網友質問。有不少人拿出了中美兩國人均肉類消費量以作對比,認為美國不但人均消費量兩倍於中國,並且中國主要消費的豬肉的碳排放也遠低於美國人大量消費的牛肉,而短片卻對吃肉更多的國家避而不談。

批判並未止步於此,反而繼續升級。有人全面回顧回形針過往影片,指出一些片子的中國地圖中台灣未能清晰呈現,以此質疑團隊的政治立場。有人則指責所謂永續認證由於需要收費,因此「全都是生意」。

回形針在3月22日刪除了影片。在嗶哩嗶哩發布的回應稱,影片並沒有指責中國,一些表述中的「我們」,指的不是中國,而是全人類。

關注食物議題的非營利組織「良食大學」創始人、紀錄片《何以為食》導演簡藝在和中外對話聊起這事時認為,環保倡議應當謹慎地避免「將責任歸結於某一種人」的邏輯,因為「這總會讓一些人不舒服」。

確實,僅就 「減少肉食」議題,中國網絡輿論曾爆發的爭議就不止這一次。

2019年3月,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在中國發布了公益廣告《少肉才是我的菜》,提倡減少肉食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有不少中國的影視明星參與了宣傳片和海報的拍攝,這些大幅公益廣告被投放在了一些城市的地鐵站、機場。

這些廣告隨即受到網絡意見領袖的質疑。粉絲逾百萬的微博科普博主「科學未來人」一條已刪除的微博質問:「吃著牛肉、人均碳排放更高的美國人,怎麼天天嚷嚷著讓吃豬肉的中國人少吃肉?」並指出野生救援是美國的組織,聲稱這樣的倡導是「為了達到別的目的」。觀察者網也隨之跟進,發布文章《「保護地球靠中國人少吃肉」,這家境外組織怎麼想的? 》,聲稱這些巨幅廣告「令人不適」。

以健康環保為賣點的商業機構也觸犯過雷區。今年1月8日《紐約時報》發布的《中國人會購買人造肉嗎? 》一文引用了美國人造肉企業Impossible Foods的首席執行官帕特・布朗(Pat Brown)的話:「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裡就冒出了一股煙」。民族主義媒體環球網觀察者網齊聲指責其把美國的環保責任推卸給中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方可成估計,這樣的輿論氛圍還將持續。此前中國民族主義還依舊是基於網站、論壇進行傳播,結構較為扁平化,參與討論的成員也相固定。而現在,「流量思維」改變了這一切。 「對陰謀論的放大是有利可圖的」,方可成說。在他看來,互聯網傳播依靠流量獲利,追求點擊量和討論熱度的運作模式促使大量帳號追逐具有群眾基礎的民族主義話題。

對外依存度與市場影響力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STAT平台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7年的人均肉類消費量為61公斤,美國124公斤,歐盟83公斤。 1961年以來,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雖然已經飛速增加了17倍,但仍然顯著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人均消費量」掩蓋的是中國內部的城鄉和階層差異。


「人均肉量消費量」掩蓋的是中國內部的城鄉和階層差異。圖片來源:tefl Search(CC BY 2.0)

2016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預計,中國城市居民肉類消費即將在2022年達到峰值,為84.9公斤/年,超過目前歐盟的水平。相比之下,農村人口卻要等到2030年才達到與此接近的峰值。因此,當一部分中國人的肉類消費需求已經躋身世界最高水平的同時,另一部分人的需求還有待滿足。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肉類消費持續增長的同時,歐美的肉類消費量,卻因為對肉食帶來健康問題和環境、氣候後果的擔憂,而正趨於持平或有望下降。

肉類攝入的高血壓、肥胖症等健康問題在中國也受到了關注,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推薦個人平均每年攝入畜禽肉14.6~27.4公斤,不到目前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肉類生產導致的對土地和水資源的壓力,加劇氣候變遷並讓人類在它面前更加脆弱。因此,2019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一份重要報告中建議全世界減少肉類消費。

2017年,中國人消費肉類總量超過8900萬噸,超過世界總量的四分之一。雖然其中絕大多數在國內生產,但是,使用的飼料作物卻大部分來自海外。其中最重要的大豆,九成進口。 2017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同樣超過世界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一。而中國現階段不可能全靠國內耕地種出養殖業所需要的大豆,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說,進口大豆就是「進口」國外的耕地。雖然主糧能夠自給,但是為了滿足肉蛋奶需求,中國對外具有較高的「耕地依存度」。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撰寫的《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5-2016)》中曾寫道:以美國為代表的高碳消費模式不應是中國社會追求的目標,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必須重塑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尋找適度和高質量的消費模式。

初級產品高度對外依存的另一面,是巨大的市場容量所賦予中國的影響供應鏈的權力。如果這種權力能被善加利用,比如要求端上中國人餐桌的肉食不再與異邦的毀林相干,那麼它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成為綠色規則制定者

回形針-WWF短影片所引發的爭議中,一個老主題依舊在攪動著民族主義情緒,那就是作為後發國家的「發展權」問題。而中國在氣候議題上,曾通過積極參與,成功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

大約11年前,圍繞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和全球碳減排責任分配的討論中,中國政府 「捍衛發展權」的立場在民間獲得強烈共鳴。那時市面上出現的一系列否認人為因素導致氣候變遷的論述中,宣稱西方用氣候變遷「遏制中國發展」的陰謀論是家常便飯。在當時央視的一期《面對面》節目中,以中國代表團科學顧問的身份參加了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在與主持人柴靜談到減排方案的公平性時,甚至發出「中國人是不是人?」的詰問。

但是,2009年以後,中國恰恰從堅持「發展權」而被動應對國際氣候政治壓力,轉變為主動參與到全球氣候規則制定的立場。長期觀察中國環境領域的記者李婧曾撰文指出,在2011年以後,應對氣候變遷與中國國內解決能源安全、治理空氣污染和順應國際能源變革的政策訴求產生了合拍。中國不僅在「十二五」(2011-2015)規劃中釋放了積極應對氣候變遷的信號,又在2014年公開承諾在2030年之前達到溫室氣體排放峰值,並積極促成了《巴黎協定》的達成。 「不但此前關於碳排放權與發展權的爭論逐漸淡出媒體,曾經喧囂一時的陰謀論消失,對於氣候變遷科學性的懷疑也幾乎在中國媒體絕跡」,李婧寫道。

《中國低碳發展報告(2015-2016)》課題組也指出:「要盡快地實現我國碳排放峰值的目標,現有的消費文化必須轉型」,並提出「重塑消費」 並不意味著為了環境保護而犧牲經濟發展,而是在生活更加舒適、 健康和幸福的同時, 更好地實現經濟穩步增長及生產結構轉型。

中國國內已經顯現出一些內生的綠色消費趨勢,如共享單車的興起改變了大城市公眾的外出習慣,汽車牌照的限制政策也引導了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選擇。中國國內「重塑消費」的進程,能否推動中國消費者用手中的購買力參與到亞馬遜雨林這樣的全球公共品的保護中?

致力於低碳消費倡導的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Goalblue)執行長子雯認為這是正確的途徑。她告訴中外對話:「消費者應該知道中國強勁的市場優勢和消費能力能如何影響全球供應鏈,如何能夠在推動永續的供應鏈的發展上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