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一個佔地面積很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廠旁邊,座落著一幢不起眼的兩層建築,很少有人出入。那棟建築裡放置了成排的電池。每當城市夜幕降臨,人們沉沉睡去,這一排排的電池便開始存儲廉價電能。第二天一早,當用電量和價格上漲時,電池便開始為隔壁工廠供電,幫助電廠削減電費開支。
2017年這個示範項目投入運營時,還被當做是儲能產業可行性的一個證據。當時,人們認為這個行業即將獲得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並有望在未來數十年與再生能源一起取得長足發展。
然而兩年半後,改革停滯、政策轉變和經濟放緩,讓儲能產業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陷入危機。 「整個儲能就很難做了。」 安鑫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文寶玉這樣說道。安鑫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文那家太陽能電池板廠均隸屬於能源巨頭協鑫集團。文寶玉說道:「中國沒有新的政策出來了,儲能很難做。」
來自行業組織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hina Energy Storage Alliance,簡稱CNESA)的數據顯示,2019年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同比下降了四分之一。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高級政策研究經理王思指出,對於只經營單一儲能業務的企業來說,「其實不管有沒有疫情,他們的生存壓力都很大,所以也會有一些小企業倒閉的。」
理論上講,儲能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想法。這樣做可以幫助降低企業能源成本,提升電網穩定性和靈活性。如果得到大規模應用,儲能技術在推動國家能源結構轉型,從高穩定性但高污染的化石燃料(如煤炭)轉向低穩定性但氣候較為友善的替代能源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當風量或日照不足時,巨型儲能電池可以保證電力供應。例如蘇州這個工廠的蓄電能力為10MWh,能夠滿足1600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量。
2017年10月,中國政府頒布了首個國家儲能產業指導性政策,正式支持儲能產業發展。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數據顯示,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從2017年的120.9兆瓦迅速攀升至2018年的682.9兆瓦。 (其實儲能技術還有很多種,但是電池因為在規模和安置地點方面具有靈活性而最受市場青睞。)
但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在用戶端、運輸端和供應端進行儲能的主流商業模式都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利潤可言,文寶玉坐在協鑫公司寬敞的總經理辦公室裡解釋道。
企業用電價格不斷下滑
就像蘇州的這家工廠一樣,企業可以通過儲能設備享受低廉的夜間電價。與日間電價的差異越大,獲益就越大。中國電力市場主要採用政府定價,電價無法像其他國家一樣自由浮動。為幫助企業應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壓力,中國政府先後在2018年和2019年將企業用電價格分別下調了10.6%和10%。可能是為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 2020年2月中國政府又將上半年電價下調了5%。
文寶玉說,降價過後峰谷電價差距縮小,導致這類儲能項目陷入無人投資的窘境。他承認,如果不是政府大幅削減電價的話,蘇州的這個示範項目就不會陷入財務困境。
清潔能源諮詢機構Energy Iceberg創始人Yuki Yu表示,儘管中國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逐步開放能源市場,但為了平穩度過即將到來的困難時期,電價不得不維持在低位,從而導致改革的步伐可能就此放緩。 「如果從國際經驗來看,電力短期市場改革通常會導致價格走高。」
缺乏中央投資
儲能設備也可以與電網連接起來,消納多餘電量,緩解用電高峰時的壓力,發揮「調峰填谷」功能。中國大多數儲能設備採用的都是這種運營模式,主要使用抽水蓄能技術——即在用電低谷時將水從低位水庫抽到高位水庫蓄能,然後在電網荷峰時將高水庫中的水回流到下水庫推動水輪發電機發電。中國在抽水蓄能領域早已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在中國國家電網的推動下,中國正在建設更多的抽水蓄能電站。其中,北京以北的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
但是,國家電網不能再進行儲能投資了。去年12月,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國網官員告訴《中國能源報》:「我們2019年可能虧損20億元,主要是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政策性虧損。」去年,國家發改委表示,電網不得再將儲能納入輸配電成本。一份被公開的內部文件顯示,國家電網告誡下屬公司不得「以投資、租賃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開展電網側電化學儲能設施建設」,「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開工項目」,這對儲能產業來說無疑是一記重創。
文寶玉說:「這項政策並非直接針對儲能產業。」作為現行改革的一部分,政府為了核定國網的實際輸配電成本,暫停了國家電網的多個投資項目。儲能產業只是遭到了「連帶打擊」。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狀況還要持續多久。文寶玉表示:「儘管投資儲能對電網來說非常有意義,但是這與當前降低電價的大勢不符。」
儲能與再生能源協同發展
最後,其實風能、光電設施可以配建儲能設備。原因之一在於,這樣可以有效解決「棄光、棄風」問題。中國大部分再生能源資源集中在陽光和風力充沛的華北和西北地區,遠離人口和製造業中心,近些年來大多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016年,甘肅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棄風率分別達到了43%和38%。不過,此後中國政府已經通過各種措施減少了此類問題的出現,當然也因此影響了儲能行業的潛在回報。去年,甘肅和新疆的棄風率分別下降至7.6%和14.0%,但仍然高居全國榜首。
不過,隨著再生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不斷增加,專家們認為,將有更多再生能源電廠配建儲能設施,而且某些省份已經開始鼓勵或要求這麼做了。 Energy Iceberg的Yuki Yu認為,風力及光電穩定性不及燃煤發電,並網側消納難度較高,而儲能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此外,在使再生能源電力適應長距離特高壓電力輸送方面,儲能技術也能發揮關鍵作用。特高壓是中國政府為應對經濟下滑而啟動的「新基建」投資計劃的一部分。
Yuki Yu說,中國的儲能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因此預計會出現不少波動。其他國家也正在經歷一些坎坷。由於缺乏政府支持,去年歐洲的儲能產業增長開始放緩。而一連串的電池火災事故給韓國儲能市場也帶來了沉重打擊。目前,除儲能業務外,中國相關企業還集中精力向海外儲能或其他項目提供電池。 「新基建」計劃的另一個部分內容就是加快部署中國5G電信網絡,而這也需要大量的電池作為備用電源。
剛剛崛起的中國儲能市場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正確的政策是釋放市場潛能的關鍵。王思表示,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正在就將儲能目標納入「十四五」規劃與政府進行合作。 「十四五」規劃是事關2021年至2025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政策文件。他希望政府採取具體措施,例如推出類似推動中國太陽能和電動汽車市場起步的補貼政策,或者放開能源市場。王思說:「其實這十年我們一直都在等政策和市場的開放。」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中國儲能產業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