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 | 環境資訊中心

儲能

2023-03-23 16:22
台北市環保局於南港山水綠生態公園設置「創能、儲能示範場域」,於今(23日)啟用並對外開放,園區以風力發電、太陽能、氫能燃料電池結合儲能,可達到供電自給自足,不需仰賴台電供電。環保局長吳盛忠表示,希望能作為民眾能源教育的場域,同時也正規劃補助...
2023-03-22 22:09
3月22日 高市綠園道民宅旁設儲能場 居民質疑違法要求拆除 全國最大儲能場將落腳鳳山,引發鎮北等多里反對風波未息。文華里綠園道文昌一街民宅旁也設有儲能場,過程也未知會地方,地方今集結現場抗議,實地量測距離民宅不到3米,質疑違法要...
2023-03-12 22:29
3月10-12日 杜絕「儲能蟑螂」之亂 台電祭出展延完工嚴審機制 儲能商機爆發引來「儲能蟑螂」橫行,台電指出,目前核准併網的儲能容量已超出2025年目標逾五倍,但實際開發案場僅三至四成,代表並非所有申請者都是開發商,為阻絕有心人...
2023-03-10 17:57
台灣鋰電池產業發展多年,因應運具電動化、再生能源儲能等電池需求,預估2025年台灣二次鋰電池廢棄量將破千噸。相關業者今(10)日成立「台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首次串聯上下游供應鏈,建構循環再利用體系,讓廢電池永續利用。 鋰電...
2023-03-08 10:47
隨著技術發展,部分儲能系統、電動運具開始採用「電芯大於1公斤」的二次鋰電池(可重複充電的鋰電池),為了納管這些較重的二次鋰電池,環保署6日預告修正「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範圍」,將從明(2024)年1月起擴大列管鋰電...
2023-03-07 10:03
1872年,日本第一條鐵路(橫濱-新橋)開通,帶動日本明治維新的推進,讓日本發展成現代化國家,也改變了民眾的生活。150年後,在節能減碳成為主流的現在,鐵路系統也得面臨轉型。 你知道大眾運輸系統也會產生為數可觀的碳排量嗎?...
2023-02-13 17:50
國際能源總署(IEA)8日發布「2023年全球電力市場報告」(Electricity Market Report 2023)指出,三年內再生能源將超越燃煤,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雖然各國經濟發展因能源危機而放緩,但隨著經濟復甦,電力需求將再...
2023-01-06 17:46
全台第一座結合儲能的光電場昨(6日)正式啟用,台電攜手聯合再生於台南鹽田光電場打造首座「光儲合一」儲能系統,裝置容量達20MW,也寫下國內最大儲能系統紀錄。此系統總儲電量可達2萬度,約等同4萬個家庭用戶的一小時用電。 台電表示,儲能系...
2023-01-05 10:58
因應能源轉型規劃,台電2016年開始評估水庫擴增抽蓄水力電廠,以求再生能源供電穩定。「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上月完成範疇界定,昨(4)日則進行「桃園石門抽蓄水力計畫」環評初審。此案規劃設置47MW的抽蓄水力電廠,規模較小引起環委關注,地質敏感...
2022-12-28 18:12
國發會今(28)日公布2050淨零轉型之階段目標及關鍵戰略,提出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DC)減排目標為24%,12項具體策略如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在2030年達到45.46~46.12GW,氫能發電891MW、節電量達345.7億度等,...

頁面

訂閱 RSS - 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