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給付x石虎條例 苗縣補助再升級 民間更關注額外勞務、銷售通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態給付x石虎條例 苗縣補助再升級 民間更關注額外勞務、銷售通路

2020年07月20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苗栗報導

友善石虎生態給付今年持續進擊!繼去年先選定苗栗縣通霄鎮及南投縣中寮鄉試辦,今年再往外擴大到石虎分布熱點範圍。元旦起,苗栗縣再新增西湖、苑裡兩鄉鎮,今年還多了《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當後盾,未來縣府規劃朝加疊方向給付,農民不須放棄原有獎勵措施。縣府也歡迎縣內農民、養雞戶及社區加入石虎保育行列,共同演繹苗栗縣獨特的農業風情。


去年9月在通霄鎮福源里一處養禽戶飼養場拍攝到的石虎身影。圖片來源:苗栗縣政府提供

生態服務給付釋出利多 民間:補助與額外勞務難平衡

「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試辦計畫」今年舉辦六場說明會,5月23日從苑裡鎮蕉埔里開跑,7月3日在月稱光明寺畫上句點,每場參與人數在15~40人之間。合計約有40個養雞戶、15位農民申請計畫補助,比去年第一期略有增長。

計畫執行團隊野聲生態顧問公司表示,在試辦階段,上述3個鄉鎮共有16個社區巡守隊補助名額,團隊協助社區裝設自動相機,只要拍到石虎,就提供5萬元給付;3個月後若再拍到,可再補助一次,一年最多兩次。歡迎養雞戶、農友及社區巡守隊,報名申請這項計畫。

此外提供50位農民申請生態給付,以及全縣100場養禽戶,協助架設4部相機;並結合苗栗農改場、觀樹基金會里山塾、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及各地社區發展協會等單位,舉辦講座、目擊通報及技術諮詢。


透過執行團隊架設紅外線自動照相機,監測石虎族群動態。申請計畫的社區,拍到石虎就可領獎勵金。苗栗縣政府提供


全縣境內接受100場養禽戶申請補助。圖為改善圍網的養雞場。圖片來源: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在說明會上表示,這項計畫希望在維護農民權益的同時,邀請農民協助監測,了解石虎族群數量,不僅是為了保育石虎而已。不過幾場說明會下來,仍有居民擔心對石虎的保育策略會影響地方建設;也有部分農民雖有意願加入,但因土地是租借、多人持有等因素,難以申請補助經費。而在通霄福龍里的說明會上,也意外提到光電板對農地的影響。

苗栗縣通霄鎮福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邱仕業表示,石虎雖然入侵雞舍擾民,頂多一周偷吃2~3隻的雞,但光電板的影響遠比石虎來得大,這一蓋下去對土地、水源的影響如何,沒有說明也看不到配套。

他也說,雖然鼓勵農民加入計畫,但是不使用農藥、除草劑,1公頃2萬元獎勵,和農民為了除草付出的勞力不成正比;他認為相關的配套措施要更完善,例如除草的問題怎麼解決?不能只鼓勵保育,卻未落實照顧農民。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陳樹義期許透過生態給付,兼顧生計與生態。攝影:廖靜蕙

「曾和石虎對望」 連根香農場盼政府協助通路銷售

除草常常是轉型有機難以突破的關卡。位於通霄鎮烏眉國小旁的「連根香農場」,則選擇一年割一次草,並將割下來的草留原地,成為滋養果樹及土地的「禮肥」。

「連根香農場」是一座五分地的果園,主角是珍珠橘、砂糖橘、帝王柑、柳丁等200棵橘子樹,園主邱鳳英去年從社群網站得知「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試辦計畫」,二話不說報名參加。他在苗栗縣社區大學教瑜珈,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與生態給付計畫不使用化學藥肥的理念相符。他認為尊重、維繫生態,自然就會供應源源不絕的資源。

不除草的果園,草長得比腰高,卻不會喧賓奪主。「草就是養分,長得好代表土壤肥沃。」他只在10月採橘子時才會割草。割下來的草就堆在田裡給果樹當養分,地底下滿是蚯蚓,其糞便是很好的磷鉀肥,或許因為如此,果樹長得好,就不讓野草易位。

他將果園生產的產品賣給身邊的朋友,去年嘗試轉型觀光果園,開放消費者進入採果。11月果園開放採收前,他會再割一次草,方便採果的人行走,去年大概有200多人參與。

透過計畫團隊安裝的自動攝影機,果園內拍到石虎,他並不驚訝,因為石虎本來就住在附近,他甚至曾在果園和石虎對望1秒鐘,但很快對方就消失無蹤。他肯定這項生態給付,也點出需要改善之處——與其提供石虎生態給付,不如拓展銷售通路,讓這些與石虎和平相處的農產品銷售出去,更為重要。


「連根香農場」雖不常除草,果樹仍然健壯,去年開始開放遊客採果。攝影:曾建偉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長張葦說明,去年6月議會退回《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7月1日行政院啟動「石虎生態給付計畫」,針對養禽戶、友善耕種以及社區巡守三大區塊,提供補償、津貼及獎勵。他特別指出,無論社區之前是否加入社區林業、農村再生,都可以申請社區巡守獎勵。

苗栗縣於也於當年12月通過自治條例,27日正式公告上路後,也讓縣內生態給付措施師出有名。

目前,農民若申請農委會友善耕種補助,就無法申領石虎生態給付。不過縣府認為,為了石虎保育的友善耕種,應可加疊領取申請。縣府擬循自治條例,另訂石虎保育獎勵辦法,草案擬定即使領了林務局或農糧署的補助,農友仍可申請石虎保育獎勵金。「這才能達到獎勵的效果,因為你的農地為石虎做了這麼特別的一件事!」張葦說。

田裡有石虎為農產加分 居民態度仍兩極

縣府計畫結合休閒農業區中,使用在地食材的特色民宿業者,以及較能接受友善生態理念的在地小、青農,透過計畫演繹苗栗農村與產品特色。張葦提及,去年許多拍到石虎的農家,都希望保留這些紀錄,不僅是榮譽感,影片上傳到社群網站,對於農產品更有加分效果。

縣府原本今年植樹節要頒發對石虎有功的獎勵,卻因疫情暫緩。一些得獎的老農民家人特別打電話來,拜託要辦這個活動。他們認為這對家族是畢生大事、非常重要,全家都希望藉由這個場合聚集,上傳到社群網站給老人家分享、鼓勵。但是也有民眾說這裡沒有、不可能有石虎,不要來,態度上極為不同。

張葦說,表揚日期訂於8月1日舉辦,期待民眾感受得到保育石虎的好處,更多苗栗人願意說:「對,我這裡有石虎,我們對石虎做了很好的事情,我們家族都希望接受表揚。」

※點擊《環境資訊中心 石虎報導》互動專題,告訴你更多石虎知識

環境資訊中心石虎報導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