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沙人造島形成天然地下淡水資源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科院:南沙人造島形成天然地下淡水資源

2020年07月01日
摘錄自2020年7月1日香港01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據報,中國科研團隊一項研究發現,南沙群島的人工島嶼永暑島出現天然地下淡水資源,引發關注。

自2014年開始,中國在南海南沙群島七處島礁進行大規模的人工造陸活動,其中於該年8月至翌年4月,永暑島完成陸域吹填面積達2.8平方公里。

上(6)月23日中國科學院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綜合地球物理探測與岩石圈熱演化研究團隊發佈消息稱,早在2017年,永暑島就已形成地下淡水透鏡體。

中科院團隊解釋,熱帶海洋中,水上直徑大於300公尺的遠海珊瑚島礁,一般都具有地下淡水層,像凸透鏡一樣,中間厚、四周薄,被稱為地下「淡水透鏡體」。自然或人工島礁通過從大氣降雨中不斷補充淡水,可以沖走地下的鹹水,最終形成地下淡水透鏡體。

不過,研究指出,永暑島仍需要20年時間的形成階段(至2037年)才能形成一個厚度約15公尺的、穩定的地下淡水透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