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個熱鬧的季節,行走在自然谷時,蟬鳴與蛙鳥聲不絕於耳,此時如果再配上山谷間流動的涼風,便是自然恩賜的享受。谷中不止動物活力十足,這季節的植物也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步道旁、森林下層不少植物正綻放美麗的花朵,其中有一種花大而粉紅,讓人很難忽略它的存在,它便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自然谷住民——野牡丹。
野牡丹是一種常綠灌木,在自然谷的入口、木屋旁及風水夾都可以看到它。其中木屋旁的植株生得細細長長的,狀況不是很好,但它幾乎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在枝條的頂端開一朵粉紅的花,頗有一枝獨秀之感,讓參訪者好奇地詢問這朵花的名字,不知不覺的我也就跟這個植物越來越熟了。
我對野牡丹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毛」,因為它的葉背毛毛的,果實毛毛的,就連枝條也是毛毛的,在導覽時有時候我會把它的葉子摘下貼在小朋友的衣服上,或是讓參訪者摸摸它,感受一下這個植物的特別之處。
野牡丹葉子生長方式為十字對生,如果你仔細觀察它的葉片,會發現似乎跟一般常見的葉子不太一樣:一般常見的葉子只有一條縱向的主脈,側脈再從主脈延伸、擴散到整個葉面。在講述樟科植物時,也可發現「三出脈」這種由主脈基部延伸出兩條縱向類似主脈的形態,而野牡丹比較特別的是它本身有5~7條縱向的脈,縱脈之間有密集的橫脈,脈紋都很明顯。
枝葉對生、具多列(3~9)縱脈,這些都是野牡丹科植物常有的特徵。因此在野外看到這樣形態的植物時,可以優先猜想是野牡丹科的植物,再翻閱書籍按圖索驥,常常就可以找到你想查的資料。
雄蕊數為與花瓣同數或為花瓣的倍數,這也是野牡丹科植物的特點之一。而野牡丹的雄蕊為十根,剛好是花瓣數量的兩倍。除了花瓣為五片之外,花朵在含苞待放時,你還可以看到花苞基部有五片內面帶紅色的萼裂片,不過在花開之後萼裂片就會掉落。再仔細看看花朵內的十根雄蕊,你會發現竟有點長短不一,野牡丹具有五根帶紫色花藥的長雄蕊及五根帶黃色花藥的短雄蕊,這是很十分有趣的觀察點。
當野牡丹授粉之後,子房便會發育成果實,成熟後便會不規則爆裂開來,露出紅紫色的果肉。果肉可以食用,帶點甜甜的味道,還記得有一次與生態調查公司的志豪上自然谷做植調,他隨手採下成熟的果實給我品嚐,那滋味還算不錯,不過吃完之後,整個舌頭都被染成嚇人的紫色。事後在查資料時意外的發現野牡丹的屬名「Melastoma」即為希臘文「黑一口」的意思,原來植物學家在命名時,早就發現這樣的現象。
野牡丹的花型美麗,其花語為「英勇犧牲」,有一說法是紀念牡丹社事件壯烈犧牲的原住民。而野牡丹除了觀賞用之外,在藥典中提及許多功效,能治療腫毒、痢疾、胃病等,又能治關節炎、風濕、瘡疥、肺癰、小兒發育不良、乳汁不下及月經不調……等。
本草綱目有記載一句話「穿山甲、王不留行,婦人服了乳長流」,意指這兩種藥材具有通乳之效。而野牡丹其中一種別名是王不留行,因此不少人認為這裡的王不留行便是指野牡丹。然而植物俗名本來就有很多混淆不清之處,在筆者查詢資料後發現此處的王不留行指的是石竹科的麥藍菜,並非野牡丹。然而也有人以野牡丹做為麥藍菜的代用品,至於效果如何便需要中醫師解答了。
在我開始認識周遭的植物時,常發現有很多植物都有醫療效果,不時會有「身邊植物都是寶」之感。事實上,現代有許多治病的藥物研發,都是從前人使用植物治病的經驗取得靈感做為研究方向。因此維護自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不只是為了野生動植物的生存,同時也是為了人類的福祉,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身邊不起眼的植物,什麼時候會變成人類的救命仙丹。
牡丹又名芍藥花,由於花朵美麗高貴,因此在中國又被稱為花中之王。然而野牡丹名字與牡丹相似,究竟它們是不是同一種花,又或者具有親源關係呢?其實兩者非旦不是同一種植物,連親源關係也相去甚遠。在台灣,牡丹被歸類為毛茛科(最新的被子植物APG IV分類系統將其歸為芍藥科),是花形碩大的重瓣花卉,花農為增加其觀賞性,常常會雜交配種,因此市面上有許多園藝品種產生。然而野牡丹則是桃金孃目野牡丹科的植物,花朵雖然大而好看,但不及牡丹豔麗,且為單瓣花。
中文名:野牡丹
別名:山石榴、王不留行、九螺仔花、埔筆仔、狗力仔頭
科名:野牡丹科
學名:Melastoma septemnervium Lour., 1790
分佈:中國南方、中南半島及臺灣
特徵:
- 常綠灌木,莖為鈍四棱形至圓柱形。
- 枝條具有倒伏性粗毛及鱗片。
- 葉橢圓至圓狀卵形,長約5-12公分。
- 葉面有5-7條縱脈,葉背密被長柔毛。
- 花萼筒壺狀,具長 、分歧毛及鱗片。先端裂片五枚。
- 花粉紅色至淡紫色,5瓣闊卵形,花徑4-6公分。雄蕊10枚。
- 果實為蒴果罈狀球形,與宿存萼貼生。
生態: 花期為6-8月,常生長於步道旁,半遮蔭之林下環境。
※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參考資料
- 認識植物-野牡丹
- 野地裡的浪漫:野牡丹
- 福星花園-野牡丹
- 痞客幫-烈嶼觀察筆記
- 《臺灣樹木誌》劉業經、呂福原、歐辰雄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