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年初一發現擱淺於台東長濱的藍鯨,屬於哪一個類群呢?學者經初步粒線體DNA比對,與印度洋北部的族群較為接近。致死原因應與套住其嘴部的繩索有關,而繩索上附生的主要為「耳條茗荷」。海委會海保署長黃向文表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筆藍鯨正式擱淺紀錄,未來透過骨骼樣本重建、翻模、展示,幫助大眾認識這個珍稀物種。
現身台東藍鯨疑似來自印度洋 百年捕鯨重創族群
全球藍鯨分為四大亞種,分別為分布於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北方藍鯨、其次為分布南半球,夏季時集中到南極圈覓食的南極藍鯨、第三為靠近斯里蘭卡以及北印度洋的北印度洋藍鯨以及印度洋的中低緯度,包括紐西蘭、澳洲及南大西洋中緯度的小藍鯨,在IUCN紅皮書名錄上,全數受脅,其中南極藍鯨更列為CR(極度瀕絕)等級,其餘都是EN(瀕絕)等級。
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姚秋如說,原本推測擱淺藍鯨是來自於西北太平洋族群,但根據有限的DNA顯示,可能來自印度洋。
藍鯨(Balaenoptera musculus)體色灰色帶著斑駁,而讓牠有「藍」鯨之稱,是從水面往下看呈現淡藍色。
提到藍鯨的重要性,必須從文獻探討了解其遭遇。19世紀初以及之前,藍鯨曾經維持穩定的族群數量,在商業利益考量下,人們開始使用大型鯨砲來對付藍鯨,不到一世紀,其族群數量驟降到滅絕的地步,一些研究報告也指出因為商業捕鯨,藍鯨族群數量降到原來的3%。捕鯨使得藍鯨族群受到極大的傷害,所幸過程中也保存了藍鯨的資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南極藍鯨的亞種,1920年成熟族群數量約14萬隻;但經過人類大量捕捉之後,數據大量下滑。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IWC)1982年7月23日通過了《禁止商業捕鯨公約》,明定自1986年開始,嚴格禁止商業捕鯨。之後數量稍微上升,但遠遠不及捕鯨前的數量,目前估計約3000隻。
繩索附生物確認條茗荷屬 盼找出死亡時空線索
儘管擱淺藍鯨身上沒有藤壺與茗荷附生,但纏繞於體表的綠色塑膠繩上發現的物種,不是藤壺,經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李坤瑄鑑定,主要是「耳條茗荷」(Conchoderma auritum),以及一些「條茗荷」(Conchoderma virgatum)。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王浩文解釋,鯨類身上附著生物向來是研究上有意義的議題,不過擱淺藍鯨身上並未發現附生藤壺,而是漁具(繩索)上。但研究團隊仍依此探討,透過了解這些附生物長多久了、多久可以長這麼大,進行間接的判斷藍鯨死亡訊息。
瘦巴巴死前餓很久 邀請國外專家從繩索解密漁法
今年元月初,在台東長濱海岸所發生的擱淺藍鯨,是台灣有史以來的第一筆藍鯨正式擱淺紀錄,由於各國藍鯨擱淺案件並不常見,大型鯨類樣本取得不易,相關研究十分有限。
海保署長黃向文表示,這次珍貴的經驗,即針對藍鯨樣本進行生物調查,包括毒性調查、個體生理狀況、生態調查。纏繞牠身上的繩索,則提供給國外進行相關研究的學者,了解可能的漁具、漁法,甚至使用的地方;骨骼樣本現由成大團隊處理,處理完整後,預計放在海生館長期展示。
王浩文從這隻幼年藍鯨身上,數算出約187塊骨骼,但由於頭骨破碎嚴重,修復是最大的挑戰;解剖後肚子裡只有一隻魚的眼睛,此外空無一物,脂肪薄,疑似與繩索纏住嘴部有關。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副教授楊瑋誠研判,死前可能已經飢餓好一陣子,而從身上可體松(cortisol)指數判讀,顯示死亡前承受高度痛苦。
成立海保救援網發功 春節仍使命必達
「擱淺」是指海洋野生動物在海岸邊因生病、受傷或死亡被發現,或疑似受困、迷失方向,無法回到原本的棲息地。此時,急需專業救援團隊投入救援。
去(2019)年海洋保育署整合實際參與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的海巡署含206個安檢所,各縣市政府、研究單位、民間組織/團體等,成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海保救援網,Marine Animal Rescue Network, MARN)。
救援原則以研究、救援、復原、野放等「4R」(Research、Rescue、Rehabilitation、Release)為主,由此逐步建置救援處理機制標準作業程序,健全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機制等項目,作為保育研究重要基礎。
海保署海洋生物保育組科長柯慶麟表示,擱淺藍鯨雖是幼體,仍長達20公尺。此次擱淺藍鯨處理,考驗海保救援網處理能力,當時正逢農曆春節,無論是政府、救援團隊都發揮即刻救援功能,而假期調派人力、協調大型搬運機具到現場指揮吊掛、搬運及運送,都考驗團隊協調能力,是非常難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