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噹喀噹……喀噹喀噹……」初夏時節,若是初次走入原鄉部落的遊客,必然會對田間傳來的清脆聲響感到好奇。
如風鈴般悅耳的金屬敲擊聲,是原住民族部落的文化聲景,傳遞著田間小米將要收成的訊息。農民為了趕走偷吃穀物的小鳥所製作的簡易趕鳥器,在山裡微風的助陣下,不時發出讓人安心的聲音。
「小鳥很聰明,罐頭的聲音已經趕不走牠們了。」部落農人說,現在小米收成前,得到田裡守著才行。
儘管收成不易,小米承載著部落的文化傳統和生物多樣性價值,在原鄉土地紛紛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的現今,有些部落仍然堅持傳統農作,積極保存小米種原及其神聖文化。
莫拉克風災後遷居至平地的新來義部落,部落發展協會有感於傳統排灣農耕知識的流失,數年後號召族人返鄉耕種,組成部落小農共耕隊,重返舊部落農地,種回傳統作物。
走進來義鄉義林部落的「部落蔬店」,架上販售著小米、紅藜、黑藜、樹豆、山芋和地瓜等雜糧作物,也有小農順應節令種植、每日現採的蔬菜,可說是最在地的部落超市。這些農產採用自然農法友善耕種,主打傳承耆老農耕知識、種回傳統雜糧作物的價值,吸引了其他部落或外地遊客前來購買。
排灣藝術家撒古流 ‧ 巴瓦瓦隆說,山芋與地瓜、木薯同被稱為「土壤裡的聖糧」,即使遭遇強雨、乾旱也不受影響,皆能收成,是排灣族最具代表性的雜糧作物。
排灣族人將山芋種在斜坡上的礫石地,歷經一年栽種,每到秋末收成時,部落裡總是分外忙碌。生鮮的芋頭送往市集、商店販售,部落裡的芋頭窯也開始傳出烘烤的香氣,將盛產的山芋加工成耐儲藏的芋頭乾。芋頭乾的烘烤程序繁複,需要族人親友彼此互助,才能烤出香脆易保存的品質。
芋頭乾是部落獵人上山狩獵必備的乾糧,此外,加入糖粉做成糖炒芋頭乾,爽脆的滋味讓人停不下口。山芋頭除了可煮粥當主食,使用芋頭粉烹煮的巴魯蓋飯,更是排灣和魯凱特有的美味餐點。
小米、山芋等雜糧作物的農耕、加工和飲食文化,是部落互助精神與文化傳承的具體展現。原住民族種回傳統作物的同時,也保護了珍貴的農業生物多樣性。
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指出,全球80%的生物多樣性保存在原住民族手中。面對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流失,原住民族的傳統農耕知識,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自然資源和提供糧食生產的韌性,比科學技術更有助益。
走訪排灣部落,聆聽部落田間聲景、聞聞烘烤中的芋頭香氣,或到部落蔬店採購傳統雜糧、學習排灣食農知識,就像參與一場原鄉生物多樣性的盛宴。快找個時間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