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山旁擬蓋大樓 師生憂生態課程努力白費 居民批北市府黑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蟾蜍山旁擬蓋大樓 師生憂生態課程努力白費 居民批北市府黑箱

2021年02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蟾蜍山文化景觀是台北市最後一座山城眷村,也是珍貴的生態種源區。但今年1月底傳出台北市教育局,欲將緊鄰文化景觀的民族實驗國中部分校地,無償撥用給台灣科技大學興建高達8層樓的「人工智慧人才培育大樓」,恐使蟾蜍山景觀門面淪為大樓後巷,犧牲民族實驗國中師生生態主題課程場域。

在地民間團體「好蟾蜍工作室」與民族國中師生昨(3日)召開記者會,痛批北市府黑箱作業,倉促推動令在地居民錯愕的開發案,呼籲市府暫緩簽署合作備忘錄,舉辦公聽會廣納社區居民與師生意見,審慎評估開發案對蟾蜍山文化景觀衝擊。

蟾蜍山景觀門面淪為大樓後巷
蟾蜍山景觀門面恐淪為台科大「人工智慧人才培育大樓」的後巷。圖片來源:好蟾蜍工作室

在地團體2013年擋下拆遷  留下北市最後山城眷村

蟾蜍山座落於南港山系末端一帶,該處的隘口地自古即是進出台北盆地的交通要道,300年來見證台灣農業現代化、美國協防台灣等重要歷史。此外,蟾蜍山亦是台北珍貴的生態種源區,在2010年被選為「台北市生態廊道的優先示範區」,曾被拍到山羌、白鼻心等野生動物,是北市南緣重要生態棲地。

2013年位於蟾蜍山眷村聚落內的「煥民新村」,因被劃為台科大擴建預定地而面臨拆除危機,當時由在地的紀錄片工作者發起好蟾蜍工作室,與居民、藝文界、鄰近大專院校學生展開一連串的保存行動。

所幸煥民新村最終獲全區保存,2016年蟾蜍山被公告為文化景觀,內含聚落區、歷史農業區、軍事區及生態區,面積約等同一座大安森林公園,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畫定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化資產。2017年,蟾蜍山更成為台灣首個以公民參與程序,產出當地都市計畫與保存維護方案的歷史保存區。

蟾蜍山是北市最後山城眷村,也是重要的生態棲地。黃思敏攝
蟾蜍山是北市最後山城眷村,也是重要的生態棲地。黃思敏攝

市府、校方談定蓋大樓居民不知情 在地團體痛批黑箱作業

然而今年1月底傳出台北市教育局倉促以發展「智慧城市」 為由,要與台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緊鄰蟾蜍山文化景觀的民族實驗國中部分校地,無償撥用給台科大興建「人工智慧人才培育大樓」。

好蟾蜍工作室發起人林鼎傑痛批,蟾蜍山文化景觀耗費眾人近十年時光才保存下來,民族國中師生也花費多年累積出目前的生態永續教育方針,而教育局竟在當地居民、師生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僅花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與台科大談好合作備忘錄,更原訂在今天(4日)簽署。

林鼎傑拿出柯文哲與台科大高層於去年(2020)11月12日開會的照片,「市政府跟台科大高層到底交換了什麼條件,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大幅改變民族實驗國中與蟾蜍山的發展方向?」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台科大高層於去(2020)年11月12日開會
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台科大高層於去年(2020)11月開會討論開發案。圖片來源:好蟾蜍工作室

林鼎傑表示,北市政府表面上說一切仍在規劃,還沒定案,但是細看合作備忘錄的內容,所有細節都已規劃的非常詳細,「不論是開發範圍、用地取得、老樹移植,甚至連建物報廢處理流程都寫得一清二楚。」

根據模擬圖,高達8層樓的人工智慧大樓蓋起來後,不僅蟾蜍山景觀門面將淪為大樓後巷,民族國中師生所重視的山景亦將被阻隔。

教師投入大把時間開發生態課程 憂大樓將破壞校園與山連結

民族國中老師陳慧欣表示,學校於4年前轉型為實驗中學,目標是要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綠公民。老師投入很多時間開發生態主題課程,「若讓大樓遮蔽了蟾蜍山、破壞校園與山的連結,老師們的努力就白費了。」

民族國中老師黃愷雁指出,民族國中是北市少見的都市型生態學校,以得天獨厚的蟾蜍山文化景觀作為學習腹地,讓孩子們認識山中的動植物、探討人與環境如何友善共存。她強調政府應公開大樓開發進度與資訊,讓學校師生、家長能共同參與討論表達意見。

民族實驗中學與蟾蜍山文化景觀。圖片提供:好蟾蜍工作室
民族實驗中學與蟾蜍山文化景觀。圖片來源:好蟾蜍工作室

林鼎傑指出,台北市文化局已投入上億經費維護蟾蜍山文化景觀,「難道只因開發案剛好不在文資範圍內,就不關文化局的事嗎?」他指出文化景觀的邊界就是民族國中的圍牆,雖大樓開發案位於邊界外,仍會遮蔽重要的文化景觀「視覺點」。

「市長這兩年一直在談蟾蜍山文化景觀門面,卻在門面前方蓋大樓?」林鼎傑強調文資範圍外的周邊區域都是彼此連動的,政府應審慎評估開發案的衝擊。

在地居民與師長共同呼籲,柯市府應落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政見,立即暫緩倉促、不透明的合作開發案,舉辦公聽會向大眾清楚說明大樓開發資訊,廣納師生家長與周邊社區意見,推動民族實中與周邊地區之整體空間規劃。

民族國中是台北市少見的都市型生態學校,以得天獨厚的蟾蜍山文化景觀作為學習腹地。黃思敏攝
民族國中是台北市少見的都市型生態學校,如今開發案恐將阻絕校園與得天獨厚的蟾蜍山景。黃思敏攝

作者

黃思敏

用容量小小的腦袋練習傾聽與放空,希望所有的溫柔與善良都能被好好地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