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台灣》跟著衣服去旅行 紡織業的重生之旅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循環台灣》跟著衣服去旅行 紡織業的重生之旅

2021年02月28日
文:黃育徵、陳惠琳

一件衣服的誕生,幾乎是個環遊世界的旅程。

取得印度、中國、美國等國種植的棉、麻等生物纖維,或從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俄羅斯等國進口石油再提煉纖維,接續著紡紗、織造、染整、製衣、包裝,最終運送到終端市場的各大通路,再送到消費者手上,每一個過程都伴隨著能、資源的使用。每公斤的棉花需要兩萬公升的水來灌溉,大約等於一個人11年的飲水量;染整過程使用的化學藥劑也讓紡織業成為僅次於石油業的全球第二大污染源;而整個紡織產業每年排放12億噸的溫室氣體,比整個航空業加海運業還多。

不只是環遊世界,它還是個「線性的旅程」。時尚界幾個快時尚品牌的崛起,發展出刺激消費的策略,從過去的春夏、秋冬兩大季節,加速到隔週就有新款式上架的快時尚文化,誘惑消費者購買新衣。

2017年哥本哈根時尚高峰會議中的時尚產業脈動報告指出,每年有9200萬噸紡織品被丟棄,份量相當於每一秒鐘一台垃圾車倒出滿滿的紡織品,其中80%未被回收或再利用,卻進到焚化場或掩埋,造成了每年1兆5000億台幣的損失。

在大自然之中,既輕又巧的蜘蛛絲,強度是鋼鐵的六倍,卻能在使用後回到自然再生;章魚能輕易地改變顏色,彷若換上不同斗篷,卻不需要使用多餘的資源。如果我們每一件衣服的設計,都能如大自然一般豐富多樣,在使用的過程能保持最高的價值,使用後能成為下一件衣服的材料,就有機會使全球成長的人口都能夠得到有品質、可負擔、甚至客製化的選擇,且不以消耗天然資源為代價。

紡織業所面臨的問題,正展現了無限的創新潛力。

落實循環紡織,我們可以從四大面向開始:一、以循環設計的原則重新設計衣物;二、製程副產品加值利用;三、透過商業模式與逆向物流,確保衣物能夠透過逆物流回到製程中被處理再生;四、提升處理再生的技術。

台灣紡織業在全球機能布料的領導地位,更有機會讓「台灣製造」步向「台灣循環」。

無限循環,衣服的重生之旅

近幾年來,流行紡織業者與消費者意識到了產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H&M、ZARA、UNIQLO 等品牌紛紛在各家零售門市設立回收箱。

然而,回收之後的衣物,多少會製成下一件產品呢?

翻開我們手邊的衣物,往往成分來自於50%棉、20%麻、30%化學纖維,這樣的混紡產品雖能讓紡織品有著不同性能及表現,回收時卻成了大麻煩,需要耗費大量能資源重新將材料分開。

循環紡織的第一步,需要重新設計可循環衣物,關鍵便在於材料選擇。而台灣的紡織產業,多年累積的研發及回收再製技術實力,正是最獨特的優勢。

台灣獨特的優勢,回收再製的實力

一度因為產業外移而成為夕陽產業的台灣紡織業,90年代後期,開始專注研發機能布。時至今日,全球機能布料已有70%來自台灣。台灣成為時尚運動品牌、戶外運動品牌的最強隊友。

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半數的各國代表隊球員穿著由台灣製造、回收寶特瓶製成的再生聚酯纖維(rPET)所製成的球衣。各家媒體爭相報導,因為這讓台灣用不同的方式參與了這場賽事,同時也宣告了台灣紡織業躍升為高技術、高性能的供應商。

2010年Nike 開始採用回收紗作為世足球衣材料;2017年包括H&M、GAP、IKEA 等多個品牌商承諾增加25%的回收紗;從Prada 使用回收漁網製成的尼龍布料,到Adidas 宣布於2024年全面使用再生聚酯纖維,時尚界採用再生二次料的承諾正在加速落實,讓回收紗的價格從多年前的昂貴萬分降到現與原生料價格所差無幾。

台灣每年消耗54億支保特瓶。消費者可能一分鐘就喝完保特瓶水,廢棄保特瓶卻成了百年不化的垃圾。在這個不完美的系統仍然存在時,保特瓶再製成的回收紗,至少挽救了這些線性旅程中的的能、資源消耗,相較於使用原生材料,約可減少84%能源消耗與77%二氧化碳排放量,還可直接減少開採階段的環境成本。這也讓台灣從一個沒有石化原料的國家,每年減少了十萬噸的原料進口。


《循環台灣》

作者:黃育徵、陳惠琳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15日

 


作者簡介

黃育徵

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他堅信循環經濟是給下一代最重要的關懷與承諾。曾任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暨執行長,工業技術研究院常務董事,並任職於許多不同領域的法人基金會和企業的顧問或董事。他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化學學士和華頓商學院的企管碩士學位。

陳惠琳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成為你想要看見的改變。」她一直這麼相信。曾任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工業設計師及旅行作家,但更是永不停歇的探索者。她擁有荷蘭萊登大學及奧地利格拉茲大學工業生態學雙碩士。並曾獲得奧地利奧斯· 羅德環境保護科學獎。


【名人推薦】

「近年全球頻創史上高溫、豪雨、疫情等極端災害,不但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更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大自然的反撲力量,引發我們對循環永續的重視。台灣天然資源不足,並是世界銀行列為高風險災害的國家之一,如何善用自然資源與創新科技,尋求與自然和諧的相處之道,以再生、再用、再改造的「循環經濟」,是與大自然共存共榮、永續發展的關鍵。 我十分敬佩黃董事長的理念,透過本書的發行,希望能夠號召更多人投入循環經濟的實踐,也為下世代開啟永續發展的新契機。」——劉文雄,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