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海淡廠⋯⋯新加坡提前近一世紀的水部署
由於新加坡面積小、貯水面積不足、水的源頭又來自他國,因此將其居於水尾的剽悍與雄心,盡顯於水資源的開發及全循環再生的妥善利用之上。
新加坡約在1972年考慮使用再生水,1990年便建造第一間「NEWater」 淨水場。這是由公共事業處PUB推出的超純淨、高級再生廢水自有品牌,主要用於工業用水,但在缺水期間,會與自然水參半,注入水庫後再透過一般淨水程序送至民家,供應生活用水所需。時至今日,「NEWater」已可提供該國40%的用水。
而新加坡第一間海水淡化廠也在2005年落成,到2020年,已有4座海水淡化廠同時為全國提供30%用水。為的就是在2060年、與馬來西亞的水協議到期前,爭取水資源的獨立自主。
成功的四大設計、五大關鍵
新加坡成功的因素包括四大設計與五大關鍵。「四大設計」為:提供再生水服務、水敏感都市設計、流域聯通城市的總體洪水應變能力和水分流系統、以及確實的民眾參與。
「五大關鍵」則是以願景出發,一切以高效率、充足、持續水供應為原則;再者,透過單一政府機構——PUB,整合環境與水資源,以及由都市建設局整合水、廢棄物、運輸、建築和園林綠化等單位;並透過建設局總體規劃,透過水的合理定價、引入一般民眾一同參與,也投入研究以及建立水處理的行業生態系統以支撐PUB的使命,即Water for Every One. Everyone for Water(人人有水,水靠人人)。整合政府與水相關的資源,協助個人以至公部門、企業,民生休閒以至商業活動都能獲得節水的即刻輔導與幫助,以提升節水的便利性;並且針對民間提出水問題提出具體回覆時間,例如14天內回應並解決複雜的問題,以快速問題解決能力提升信賴感。
台灣的不透水、不保水政策
若檢視台灣2021年更新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就可以發現該計畫一共耗資603億,其中近9成經費投注於「治水、清水、親水」的措施,例如:建設排水防洪、水質改善、污水截流、下水道改善、水岸環境營造等等;但「透水」措施不明,例如增加地下水挹注的具體政策;「保水」措施亦相對薄弱,例如伏流水計畫、山坡地整治計畫,僅占水環境改善經費約1成。
海綿城市,然後呢?
政府、學界早已看見對於缺水的恐懼,但隨著諸多環境議題的湧現,便被拋諸腦後,民眾也對「台灣是缺水國」的說法無感。環保社群曾經推動都市保水、透水的「海綿城市」倡議也停滯在2013年,自2014年大缺水之後就不再有進展——這其實反映不只是公部門,同時也是許多民間團體疏於以更長遠的願景,帶動水資源的妥善規劃。
前陣子知名企業提供其台中建築工地地下水,援助民眾使用,實為缺水時期的一道解方。筆者於台中所住的建案,也有豐沛的地下水。可見水一直都在,有極大比率是浪費或閒置,也缺乏正確的規劃與有效運用。
借鏡新加坡,我們可以做什麼?
新加坡最早期投入的便是民眾節水宣導、調整水價,甚至在現今人們的腦海裡,「省水」已是新加坡人的普世價值,而筆者也認為,這應當是水資源妥善利用的第一步。但在台灣,民眾對節約用水的實際施行,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再者,新加坡早在距今30年前就預見了水危機,透過前瞻性的水資源整合及團隊合作,將預期中的危機化為轉機,甚至可輸出高端再生水處理技術給他國使用。台灣在2016年才通過「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期待可以為工業提供可靠水源的同時,更應向新加坡學習水資源整合運用的思維,換個「新加坡」腦袋,才能換個不缺水的未來。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新加坡「水」智慧——許一個不缺水的未來〉
參考資料
-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行政透明專屬網站
- How Singapore Turned its Water Woes into a NEWater Model
- Singapore Water Management
- Commentary: Beyond scarcity and security, does Singapore need a new water narrative?
- 不要一缺水,就想停止農業灌溉!台灣需要的是「節水產業」
- IWA Singapore
- Water Shortages and Rationing in Singapore
- Water Agreements with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