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太陽光電板回收機制2019年上路,每瓩1000元的回收處理費,至今已收取累積2億元。環保署表示,目前廢棄量未達循環經濟規模,但相關處理技術已完備,佔光電板七成的玻璃可望完全回收、還原再利用。
不過,現行國內兩家處理機構仍是採破碎處理方式,降階利用。更高值化的再利用目標將等待未來建置處理專廠來落實。根據環保署估計,2031年後才會出現大批廢光電板除役潮,2039年更將達到每年10萬噸以上。
廢光電板回收處理費累計2億元 八成用在回收清除
再生能源裝置量逐年攀升,其中太陽光電更是我國再生能源發展主力之一,目前已有5.8GW的裝置量,根據政府設定的能源轉型目標,2025年須達到20GW。
太陽光電板的生命週期約20年左右,為了因應未來隨著除役將產生的大量廢光電板,經濟部能源局與環保署攜手合作,逐漸完備廢光電板回收處理機制,2019年起增設的光電板,將向業者預收每瓩1000元的回收處理費,目前已累積2億元。
環保署廢管處簡任技正李宜樺指出,這筆回收處理費中,有八成用於回收清除處理,二成將投入技術研發或設置廢光電版處理專廠等。
每年廢太陽能板處理量 2031年上看萬噸、2039年估計破10萬噸
「廢太陽光電板回收服務管理資訊系統」去年正式上路,業者或民眾若有廢棄光電板時僅需於系統登記,將有合法清除處理機構進行清理。李宜樺指出,去年是初期示範階段,共處理2.6噸的廢太陽能板,今年更已累積80噸的登記量。
李宜樺表示,這一兩年以來的颱風、天災較少,因此損壞報廢的光電板量也較少。環保署預估,2031年後才會開始有大量除役的廢光電板排出,預計每年將有1萬噸以上,而在2039年後每年更將超過10萬噸。
目前國內有金益鼎、東鋐兩家甲級「廢棄物清除及處理機構」可處理廢光電板。李宜樺表示,兩家廠商的合計每年可處理1.2萬噸,目前量能相當充足,然而這兩家業者並非專門處理板光電板,而是利用既有設備與產線,透過「物理回收」方式,將廢光電板破碎後、降階再利用。
玻璃與電池貼合 回收技術門檻高 再利用方式受限
根據環保署資料,光電板主要成分包含74.2%玻璃、10.3%鋁框、4%電池,剩下則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EVA),以及背板、接線盒等。
李宜樺說明,鋁框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已成熟,可再製成鋁錠或其他鋁製品,然而玻璃與電池間因為使用EVA黏著,以目前物理破碎的方式難以將兩者分離,「破碎時玻璃還是貼合著電池片,導致再利用的用途受限。」此外,目前玻璃主要由中國進口,各家的玻璃配方不同,也導致重新再製的難度較高,朝玻璃添加料比較可行。
目前國內的處理方式,金益鼎是將粉碎的廢光電板廢料,運至日本作為煉銅爐的造渣劑,東鋐則是則是在國內製成再生粒料,做爲建材、道路填充使用。
李宜樺表示,以再利用方式來說,作為煉銅爐的造渣劑比再生粒料更好,畢竟再生粒料的用途目前仍有限且備受爭議。然而台灣目前沒有煉銅業,因此運往日本是現階段的做法。
轉向高值化利用、七成玻璃完全回收 環署:必須設處理專廠
李宜樺表示,至2031年開始有大量除役廢光電板排出,達到足夠的經濟規模時,便得建立廢光電板的處理專廠,「不論是由政府或企業投資設立,屆時才能將廢光電板做更有效、高值化的再利用。」
李宜樺解釋,高值化再利用的重點在於將廢光電板的不同成分,分離後能夠再生利用,「要同時分離、又把(玻璃、電池)分別保存下來是最困難的。」
由於玻璃佔廢光電板的成分高達七成,因此未來專廠第一階段的目標,便是要能把玻璃的成分分離、純化,從中獲得之玻璃成分,期能夠與玻璃廠合作再製成玻璃或相關製品,次用途可做為釉料、發泡保溫耐火材等多元利用。
根據環保署,研究單位更已成功研發出熱裂解法,可將光電板玻璃上的EVA去除,有助於玻璃回收再利用,「可以將廢玻璃還原為原來的『超白玻璃』,回到光電板的製造,或其他玻璃本身的用途。」
電池再利用更困難 工研院研發易拆解太陽能板盼源頭解決
李宜樺表示,比玻璃更難處理的是電池,「這是再下個階段的目標」,若要將電池當中的貴重金屬分離出來再利用,將需要更高端的技術。
「光電板的製造技術會直接影響到後端回收。」李宜樺指出,除了需持續精進廢太陽能板的回收處理技術,同樣重要的是改善源頭生產製造光電板的技術,未來若能在光電板的製造階段,改變玻璃與電池黏合所使用的材質與方式,將能使回收時更容易分離。
李宜樺指出,目前工研院也已開發出易拆解太陽能模組,改變膠合方式,不用打碎就能完整回收,未來將持續推廣業者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