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公頃山林被火紋身 肇事求償怎麼算? 學者點出森林大火有形與無形損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71公頃山林被火紋身 肇事求償怎麼算? 學者點出森林大火有形與無形損失

2021年05月28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疫情嚴峻之際,玉山八通關卻因人為因素整整燒了12天。截至27日為止,總共延燒71公頃。林務局調查,肇因於5名登山客疑似踢翻爐火所致。林務局也信誓旦旦,「向肇事者求償絕不寬貸」。只是這些損失該怎麼計算?所造成的直接、間接、有形、無形和不確定損失有哪些?學者指出,應從起火第一時間開始,直到復原為止,上述所有成本一併計算。


森林護管員打火現場。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

一個小動作 引燃71公頃森林 人為添亂損及高海拔針葉林

16日早上5點一通電話,通報海拔3280公尺、位於玉山的八通關杜鵑營地,疑似有山友踢翻爐火致災。從此展開12天11夜不眠不休地救火行動,21日甚至出動115人現場搶救。火情最嚴重之際,也派遣了陸航特運補替換人員4架次、空勤黑鷹投水6架次。根據林務局新聞稿,總計陸空動員960人次;UH-60、CH-47等直升機83架次;投水161噸。

20日一度因「被害面積」過大,而由林務局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副局長廖一光擔任召集人。依據林務局「109年森林火災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延燒面積指「森林火災事件中,林火蔓延範圍之面積。」;被害面積則是「森林火災事件中,森林主產物遭燃燒受損之面積(扣除草生地、岩石、裸地等)。」

嘉義林區管理處副處長李定忠解釋,當被害面積超出5公頃,依法須由總局成立緊急應變小組。被害面積2公頃以下由管理處動員工作站進行滅火,2~5公頃則由管理處經手處理事宜,5~20公頃以上就由管理處通報林務局,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這段期間嘉義處每天都發布2~3則火情快報周知媒體,內容包括氣象、延燒/受害面積、指揮系統、動員人數及來源、火情分析與描述等,除此之外,指揮中心每天也都製作火情分析圖。

李定忠說,這段期間每天一早由現場前進指揮所依據空拍圖、氣象包,了解溫度、濕度以及火燒方向,在制高點或空拍機得知火場位置,提供滅火參考,這些資料提供給現場指揮官提出滅火計畫,再轉交嘉義林管處指揮中心,綜合判讀後做成決策,再由現場執行。

人事救災有形成本 森林無形經濟損失 需計算到復原為止

要追討肇事者責任,就得先了解救災的人事成本,以及損及的公共利益。李定忠表示,此次森林林相以台灣二葉松、鐵杉、台灣冷杉、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為主,絕多數為高海拔針葉樹林。學者研究即曾警示,高山地區的冷杉-鐵杉針葉林可能受氣候變遷影響,在世紀末縮減現有適存棲地範圍

此外,台灣二葉松油脂含量高,再加上地表厚重的落葉層,有如提供助燃器,更使得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搶救極為困難且危險。


火場狀況。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

除了救災人事成本這類有形的損失,還有哪些成本該計算呢?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柳婉郁表示,森林火災是災害的一種形式,而損失的層面包括直接與間接、有形與無形,以及不確定的損失。

森林大火的經濟損害,除了計算救災成本,還包括森林主副產物的損害、森林減少導致的生態效益損害,以及森林火災導致經濟活動停止,或持續空品不佳所造成的損害。

此次森林火災損失包含:
1. 救災之人事成本、人力資源耗損與健康成本(紫外線/輻射影響)、救災之航空器作業成本、救災之資材物品器材耗材成本等。
2. 燃燒面積之森林主副產物損失以及生物量(動植物、微生物等)減少損失、燃燒面積造成的大氣、水、土壤及棲地多樣性之生態損失,以及燃燒面積之景觀與遊憩休閒損失等。
3. 燃燒時與燃燒後之空品影響造成生物健康的損失、燃燒時與燃燒後影響登山客及健行者無法活動休閒的損失;燃燒後之恢復地貌直到復育到原來樣貌的花費成本等。
資料來源:柳婉郁。

生態損失包括生態系服務功能中,供給、調節、支持、文化功能,包括碳吸存、淨化空氣、水源涵養、土壤保育、養分循環、生物多樣性等,這些無形提供人類福祉的惠益,因火災而招致損失,須一併考量。

評估時應從災害發生後到完全復原的過程中所造成的破壞,一一釐清,並將這些損失項目轉換為幣值估算總和。

森林大火也要「檢傷分類」 災後重建防二次傷害是重點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表示,森林大火最直接的衝擊就是林木的損失,以及造成生態系服務功能運作缺損,而後者包括原能提供人類福祉的供給、支持、調節功能,例如林木、森林副產物、水資源涵養、生物多樣性(地表層、冠層物種、微生物等之存亡)、土壤化育等,都須進一步探討。

至於大火之後,善後工作肩負重任。邱祈榮說,重點在於如何避免二次傷害。地表上因火燒遺留的灰分,可能隨著一場大雨沖刷四散,造成不確定影響;另外,火燒之處造成的裸露,一旦缺乏覆蓋,可能加劇地表沖蝕。

美國即針對燒毀的林地發展「災後緊急處置措施」(Burned Area Emergence Rehabitation),對於燒得焦黑的地被,利用草類進行覆蓋;被火紋身的樹,則砍倒沿著坡地橫放,減緩從上而下的雨勢沖刷森林表層,造成土石災害。尤其生態敏感、地質脆弱之處,更需評估、發展預防對策。他舉美國2000年在蒙大拿州一處保護區森火即為一例。

不過,並非所有火燒之處都需大動員處理,主要依據仍是事後探勘評估,再決定該投注緊急介入之處。「就像人燙傷了需緊急處理,再進行檢傷分類。」

高海拔生態敏感地區 學者建議火場後長期監測

依據政府「森林火災災害防救業務計畫」,林地管理機關應派員調查森林火災對生態資源之影響,被害面積達20公頃以上,得邀請專家學者會同辦理、對火燒跡地進行長期監測,分析森林火災對於林地生態環境之長期影響。

依據嘉義處的火情快報,此次火災被害面積最後一次提及為15公頃。李定忠表示,實際面積有待進一步估算。不過此處位於高海拔生態敏感地區,邱祈榮認為,有必要依照面積達20公頃以上,邀請專家學者會同辦理、對火燒跡地進行長期監測。

冒煙的山林。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
冒煙的山林。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

另,業務計畫中也指出,為了避免火燒跡地土石崩落造成二次災害,發生沖蝕溝或土石鬆動地區之火災跡地,林地管理機關應施行緊急水土保持處理措施,並通知周邊(尤其下游或下側)社區及部落。

生態損失不可逆 即使求償也無法討回

幾位學者也指出,金額的求償並不代表能回復到災害發生前的水準,即使完全復原,也與災害前的情況不同。立委王婉諭也公開表達,除了救災人力、森林損害及國家支出的求償,應審慎釐清肇事者的刑事責任。「這場大火造成後續的生態浩劫,恐怕遠比這些求償金額,更加嚴重。」

嘉義林管處指出,當事人已觸犯《森林法》第53條,「失火燒燬他人之森林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台幣30萬元以下罰金。」

林務局表示,有關肇事者違反《森林法》引發森林火災應負之刑事責任,及後續有無可能脫產逃避追究等,已由保七總隊函送南投地檢署偵辦;林務局也已從救災之人事、航空器作業、物資及器材支出;造林木受害成本;森林生態與景觀受損價值等項目進行估算,將對5名肇事者一併進行民事求償。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