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業公司互別苗頭 日本自伐林家堅持永續的職人心願 | 環境資訊中心
林里之間

與林業公司互別苗頭 日本自伐林家堅持永續的職人心願

2021年09月30日
文:劉建志
低成本、永續經營的理念、可在山林享受自然、又保有收入水平,最重要的是在政府制度的支持下,讓自伐型林業迎來了許多告別都市生活,轉而回鄉或移居的「U-Turn」青年。

日本自伐型林業推進協會的會長中嶋健造先生,在高知縣伊野町[1] 從事林業數十年後,深深體認日本當下的林業模式衍生出許多的環境問題,高額的稅金補助更是形同無底洞,於是在2014年成立自伐型林業推進協會,希望將師法自然、友善環境的持續性經營理念推廣至日本全國各地。

但是推廣的前幾年並不順利,由於直接影響到日本既有林業生產系統的經濟利益,如十幾年都不改變生產方式的各地森林組合、林業機械的供應鏈,也與日本林業主流學者推薦的森林管理方式不同。去年我與中嶋先生吃飯閒聊時,只要一講到森林組合、或是某些不友善於自伐型林業推廣的自治體,他總是忿忿不平。

中嶋健造與宿毛市森林塾談話。圖片提供:劉建志。
中嶋健造先生與宿毛市森林塾談話。圖片提供:劉建志。

日本的森林組合及大型林業公司,或是官方背景的學者,在談論到自伐型林業時,絕大多數都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生產模式,其產量沒辦法支撐日本對木材的需求,還很沒有效率。

在學術、業界及政府推動改變都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自伐型林業相關的學術研究非常稀少,在日本論文網站「J-STAGE」上,林業相關的研究有4萬4000篇以上,而以自伐型林業或是其對環境的研究只有幾十篇論文,其中一篇就是研究自伐型林業家橋本光治先生的林地狀況。

在我眼中,中嶋先生與許多日本人不同,他勇於在日本林業現狀的困境下——尤其是在日本的社會氛圍下——對於林業治理提出與專家學者、林業公司甚至是林野廳不同的聲音,以及不怕得罪人的強烈批判,讓林野廳及森林組合非常討厭他的出現,但他的努力不懈,已經逐步地在日本民眾的心中獲得認可。

中嶋先生實地的與經營成功的自伐林業職人合作,包括具有百年林業歷史的吉野林家岡橋清元,以及獲獎無數、擁有一片針闊葉混合美林[2] 的橋本光治先生等,在各地舉辦森林技術分享會。他自己並撰寫文章、出版書籍、架設網站,甚至創立日本唯一的林業自媒體頻道,說服自治體引入自伐型林業的作業方式,並且協助自伐型林業就業人員,獲取本該只屬於林業公司及森林組合的林業補助。

時至今年,自伐型林業終於獲得林野廳官方的肯定,由九州大學的佐藤宣子教授撰寫的自伐型林業介紹,佔了令和二年林業白書的一頁專欄篇幅。這也是日本第一次在林業白皮書中使用「自伐型林業」這個詞語,以往的林業白書提到自伐型林業的經營案例,或許是避諱林野廳主筆的考量,皆使用「小規模林業」這個詞彙。

在派系及利益、稅金分配的爭執下,自伐型林業仍成功地獲得許多自治體的導入,並且設有專門的補助金及教育訓練模式,期許日本的更多山林能夠真正達到永續生態及防範土石災害的功能。

自伐型林業已經遍佈日本全國,目前共有54個市町及許多團體導入了自伐型林業的工作方式,並為6600人創造了工作機會,其原木年產量可達到日本總量的1/10(180萬立方公尺),約為台灣林業年產量的30倍。

自伐型林業導入單位。圖片來源:自伐型林業推進協會官網。
自伐型林業導入單位。圖片來源:自伐型林業推進協會官網。

從這張分佈圖可以看出,若行政單位的態度以機械化、現代化林業為主,就很難導入自伐型林業。每個市町都掌控了每年的稅金分配及補助金制度,當市長只願意將補助金交付給森林組合或是大型林業公司,自伐型林業就非常難以推廣。

儘管兩者的工作成效差異不大,但在自治體中,補助金制度卻有等級之分。以我在的宿毛市為例,1公頃50年生的人工林疏伐加上作業道建設,森林組合可以獲得總共180萬日幣的補助,而自伐型林業卻只能得到約90萬的補助款。

自伐型林業的特點——與現行林業模式比較

比較日本流行的林業模式,林地多以50年為經營循環長度,台灣僅為20年。此理論的基礎在於,幼苗的生長力及固碳速率較成年樹木快速,為了達到更多的碳吸收,需要讓樹木處於旺盛的生長期。然而前提條件是,林地需要在50年內持續維護,進行總共兩次的疏伐,並持續修枝,孕育出高品質的經濟樹種,生產出的木材才能作為傢俱或建築等其他加工品,達到更長時間的固碳效果。

森林組合所挖設的作業道,邊坡約為3公尺。圖片提供:劉建志。
森林組合所挖設的作業道,邊坡約為3公尺。圖片提供:劉建志。

然而日本的現況是,戰後大規模造林種植的針葉林[3] ,如今已屆50~60年主伐期,有大面積的人工林需要疏伐,或是進行皆伐。但由於原木價格低落,人工成本提高,導致很多林主放棄經營自身的人工林,使放置不管的人工林面積激增。

以往林野廳為了改善此現象,極力推廣增產、增量的機械化林業,推行大規模皆伐或效率化的列狀疏伐,且以高額經費補助林業活動,因而衍伸出種種批判,如「林業是稅金黑洞」、「沒有補助就支持不下去」等。此外,由於採行皆伐或列狀疏伐[4] ,坡地土石災害案例也曾出不窮。至今更由於國際材價高漲及綠能推廣,大規模皆伐以及山坡地太陽能板氾濫的現象,成為環境隱憂。

自伐型林業不僅可以克服上述所有問題,亦可減輕全國財政的負擔,因為只需要一開始的作業道及輕機械購置補助,往後不需要補助金即可持續進行林業。而環境效益及生態的健全,更是難以量化的優勢。

由圖例可以得知,在「材積量與固碳量」這欄,如以200年尺度計算,50年的皆伐再種植,其整體的固碳量幾乎為零[5],而自伐型林業所實行的長伐期方式,可以在樹木總量越少的情況下,仍然累積更多的二氧化碳儲存量,並且可以生長出高單價高品質的木材。而且50年皆伐期的林業模式,皆伐後的光禿山坡,水土保持能力直接消失;為了使新植苗木順利生長,還需仰賴政府的持續補助才能運作。

在補助金稀少的情況下,從事自伐型林業的人們以兼職林業或是朝向六級產業化[6]邁進,除了山林作業外,從事農業或是林產物加工製造,在日本仍有許多的成功案例。

自伐型林業的多樣化經營

大月町備長炭生產協會

木炭可分為白炭及黑炭,依據窯的溫度及生成時間而有分別,品質及利用方式也不同。備長炭是日本品質最高的木炭,無煙及耐久的持續發熱,是高級鰻魚店和燒烤店愛用的木炭種類。

四國西南角的大月町,鄰近於太平洋,以利用烏岡櫟[7] 生產備長炭聞名,還遠銷至紐約的日本料理店。當地從2017年開始,邀請橋本光治老師講學,引入自伐型林業並且開設作業道,每次參加人數30餘人以上,並且持續十年進行環境教育活動,還邀請四國森林管理局前來視察指導。而持續生長的闊葉林,有了作業道的輔助進行疏伐,木材產出也趨於穩定,減少了大量皆伐的需求。

大月町森林教育。圖片提供:劉建志。
大月町森林教育。圖片提供:劉建志。

四萬十市自伐型林業:泰&奈奈美夫婦

原先居住於東京,現年40來歲的一對夫婦[8],於2015年時參加由自伐型林業推進協會在東京舉辦的座談會,於2016年移住至高知縣四萬十市,從事自伐型林業。

丈夫主要從事林業並有咖啡豆烘焙技術,奈奈美則主職咖啡廳及撰寫部落格,記錄關於自伐型林業及移住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們倆選擇由東京的跨國企業離職,前往鄉下從事與原來經驗毫不相關,而且是日本職業內最危險的林業,就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自給自足地在自然間生活,擁有自己的時間完成理想中的事;同時透過細心且耐用的作業道與疏伐,在植物健全生長的林地中,達成環境保護的實踐。

宿毛市自伐林家:奧谷先生

奧谷先生是目前宿毛市森林塾[9] 的代表理事,他的林地佔地100公頃,在2017年開始開設林道。奧谷先生本身是醫師並且有擁有自己的醫院,他在工作閒暇的時刻,不時前往山林進行作業道施作及林地疏伐,在適合現場工作的日子裡,更是幾乎每天都會到林地工作。

也是因為有作業道的關係,他可以在自己祖先遺留下的林地暢遊,並且在森林塾舉辦時,提供免費的場地及立木,作為林業技術教育的場址[10],而林地取得的木材可以做成瑞典火炬、植香菇用木材,或販售至生質燃料發電廠以賺取收入。

岡谷先生的山林。森林塾中場休息。圖片提供:劉建志。
奧谷先生的山林。森林塾中場休息。圖片提供:劉建志。

從事自伐型林業時,讓我感觸非常深的是,努力推動這個林業模式的一群人,都是懷有對自然的關懷、身體力行地從事最危險的職業的一群人,沒有學術界的支持,不受政府的認可,不受林業主流團體接納,卻仍堅信自己所做的事,而純然為了解決環境問題及日本當下林業困境最佳的解方而努力。

在生活中找到與自然共存的方式

自伐型林業可以輕易列出許多優點,如減少財政的支出、增加人口就業機會、維護山林環境、生長優良木材、多角化林業經營等……。但在林地便宜[11],相關補助及偏鄉移居支援政策完善的日本,推行之初仍是窒礙難行。那我們的家鄉台灣呢?

倚重補助金的林業政策廣受批判,日本因此在民意下改變政策方向。而台灣的現況是,林務局逐步推動20年的林業多元輔導方案,希望台灣林業可以從以往的造林後就不需持續撫育的方式,轉變為可以生產優質木材及林相的管理方式。而種植50年以上的人工林,在完全沒疏伐管理的情況,佐以2020年推出的「作業道整治補助計畫」,是否有機會可以引入自伐型林業,使台灣有優良建築材的同時,達到維護山林環境、又持續增加森林固碳總量,並創造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優美的近自然人工林樣貌?

今年3月,日本參議院議員紙智子女士質詢農林水產大臣時,她呼籲:「希望政府可以將促進皆伐的林業模式,轉為環境友善型的(自伐型)林業。」 [12] 加上林野廳將自伐型林業寫入林業白皮書,代表日本無論民間人士或政府機關,正逐漸要將堅持已久、耗費大量補助經費的皆伐型林業政策,轉變為友善環境的持續型林業。

而當山林保育口號充斥,台灣的專家學者或林業工作者,有誰可以讓一片10公頃的人工林坡地,增加因應極端氣候的能力,不因強降雨造成土石流,並在幾十年內強化生物多樣性,且在不依靠政府補助金的前提下做到?什麼時候,台灣才能尊重並傾聽第一線工作人員的需求,立法委員可以真正正視林業、木材產業與木材利用議題,有如日本參議院議員提出的倡議?

※ 10/2更新:本文描述日本戰後林業狀況的段落,經作者重新編寫與調整。

註釋

[1] 高知縣是日本第一個收取森林環境稅的縣,而伊野町是高知縣第一個推行自伐型林業的自治體,作業道補助額度也是全國最高。

[2] 美林,美麗而近自然的森林,是日本對森林特有的讚譽。

[3] 昭和31(西元1956)開始以林業原木生產導向的造林,罔顧生態健全性。資料來源:〈明治期から平成までの造林技術の変遷とその時代背景 : 特に戦後の拡大造林技術の展開とその功罪〉

[4] 列狀疏伐容易因為強風吹襲,導致整片森林傾倒,而皆伐對環境破壞更大。資料來源:〈林業の現実と課題とは?災害を誘発する現行林業〉

[5] 種植砍伐的循環中,在林地上所能保留的固碳量淨增長為零。而重型機具的駕駛、木材的搬運的排碳量再計入的話,因目前仍使用汽油、柴油為主,或許會再增加碳的排放。

[6] 一級產業的作物生產 × 二級產業的加工生產 × 三級產業的銷售販賣或觀光服務=六次化產業。

[7] 烏岡櫟,常綠闊葉樹,質地堅硬比重大,放入水中便沈下。

[8] 奈奈美的部落格網址:https://nanami-k.net/

[9] 森林塾主旨是推廣自伐型林業於宿毛市的方式可以遍及當地山林,由當地的林主共同出資成立,經年舉辦林業教育活動,並協助或提供移住者或有意從事林業的人員取得林地。

[10] 林業技術主要為(1)鏈鋸使用、伐倒技術(2)作業道施作及路徑探測。

[11] 日本林地購置價格為台灣1/10或更低。

[12] 2021年3月25日,農林水產委員會質詢內容:https://www.kami-tomoko.jp/sitsumon/204/210325.html

作者

劉建志

來自嘉義民雄,畢業於中央大學主修太空物理。因為空氣污染問題開始從事環境相關的活動,也曾在廣東及無錫的NIKE及APPLE工廠待了兩年,只為了了解搖籃到搖籃的真實性。目前與妻子及女兒居住在日本高知縣西南區域,從事林業及里山工作。主要目標是推動台灣的林業蛻變,也希望台灣可以有藍天、有大口呼吸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