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住1.5°C防線 ? 低碳科技與自然解決方案應齊頭並進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新生活

如何守住1.5°C防線 ? 低碳科技與自然解決方案應齊頭並進

2021年11月05日
文:李倫(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WRI從40項指標一一檢視1.5°C溫控目標,結果發現,目前沒有任何一項的進度符合2030年短程目標 。


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WRI)不久前發布的《2021氣候行動報告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國大會(COP26),受疫情影響延至今年底舉行,被視為巴黎COP21後最重要的氣候峰會,在11月1日、2日舉行的「世界領導人峰會」  (World Leader's Summit)之前,各方環境學者與智庫紛紛獻策,希望能在談判上促成更團結一致的氣候目標!

大會主席-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策略部前部長Alok Sharma,很早便公開宣告COP26希望達成的幾大目標及重要任務,包含 : 加速淘汰燃煤、減緩毀林速度、推廣電動車與鼓勵投資再生能源;除了減緩面向,也希望各國多保護自然棲息地,並建立防禦與預警系統、調適基礎建設和農業。

40指標檢視1.5°C防線,現階段成果極不樂觀

儘管本屆大會以守住1.5°C目前為最終目標,然而,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WRI)上週發布的《2021氣候行動報告》,至今各方面的成果都相當不樂觀。

WRI統整了履行1.5°C目標的40項指標,分別從: 電力、工業、建築、交通、農業、土地利用、金融等領域一一檢視。結果發現,目前沒有任何一項的進度符合2030年短程目標,其中8項有正朝正確路徑發展,但速度不足,17項遠遠落後,3項停滯不前,另外3項指標還往錯誤方向發展,最後的9項則因數據不足而無法評估。


40項指標當前進展與2030年目標差距,更多指標進展詳見報告。圖片來源:WRI, State of Climate Action 2021

接著,看看WRI對於各領域提的建議。首先是貢獻全球溫室氣體三分之一排放量的電力與供熱部門,2030年再生能源再電力消費的占比,必須從29%上升到過半,燃煤發電的削減速度也須加快五倍,才能把每度電排放525公克(gCO2/kWh)的電力碳足跡,降至50~125公克(gCO2/kWh)的合理水準。

與民生相關的建築與交通部門,《2021氣候行動報告》建議到2030年,商用建築與一般住宅的碳密集度,必須分別比2015年水準降65~75%、45~65%。而有鑑於近年建築能源強度有降低的幅度,未來十年建築的能源強度下降速度,必須再加快三倍,既有建築的改造翻修率,更需從每年1~2%的水準,拉升到2.5~3.5%,才有機會讓建築部門符合1.5°C路徑。

至於很多人關心的交通部門,2030年,電動車銷售占比得從現階段的4%,快速提升至75~90%,陸上運具的碳排強度,必須從每延人公里104公克(gCO2/pkm)降到35-60公克(gCO2/pkm)。近來備受矚目的氫能與合成燃料,則可做為遠程運輸工具的低碳燃料來源。


各國與各大車廠禁售燃油車的規劃年份。圖片來源:ETC, Keeping 1.5°C Alive: Closing the Gap in the 2020s

控制甲烷排放,自然保護是緩解氣候的新契機

工業部門方面,近年因自動化與數位化趨勢,電力佔工業的終端能源消費比例,已有明顯上升,成為該部門去碳化的主要手法。《2021氣候行動報告》期許,工業部門電力化到2030年得拉高至35%,2050年跨越50%。針對水泥、鋼鐵兩大高碳排產業,2030年應將碳密集度降至2015年水準的40%與30%。

除了呼籲加快技術部屬與擴散速度,甲烷議題在今年頗受重視。另一份由能源轉型委員會(Energy Transitions Commissions, ETC)發布的《搶救1.5°C報告》即呼籲,至今約有40%的全球暖化導因於甲烷,因此,削減甲烷可說是最有效的減碳手段之一,可透過燃料生產、運輸、減少廢棄物和農業部門排放下手。

希望能在COP26啟動全球甲烷削減的倡議,在2030年前把甲烷排放量減少40%。不久前由歐美國家發起的《全球甲烷减排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目前已有近80國簽署,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能源轉型委員會建議的行動方針。圖片來源:ETC, Keeping 1.5°C Alive: Closing the Gap in the 2020s

最後,比其科技手段,大自然的碳匯功能與低成本的「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BS),也愈來愈受重視。

《搶救1.5°C報告》估算,若能停止砍伐森林,直到2030年之前,大約每年可因此削減多達36億噸(Gt)的二氧化碳,透過大氣、土壤等自然為基礎的方案來固碳,也能減碳近30億噸(Gt),同時幫助恢復生態系統,是值得關注的未來趨勢。

作者

李倫

成大資源工程系畢業,德國Technische Universität Hamburg環境工程碩士,有感於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積極參與難民營、工程無國界非洲乾旱地區取水工程設計等志工服務。曾於政府智庫服務,協助產業減碳路徑規劃,並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員,研究能源與工業節能議題。熱愛大自然,希望地球因我們的努力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