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透過一粒鹽的結晶 述說土地與生態的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透過一粒鹽的結晶 述說土地與生態的故事

2021年12月07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湯翊羚

廣大的藍天、紅磚瓦盤、白色鹽田以及曬鹽工人,這曾經是西元2000年以前,台灣西南沿海的人文地景。隨著時代變遷和產業轉移,鹽田停止曬鹽、產鹽後,部分土地轉作養殖漁業,而這片廣大的沿海,慢慢變成了大批候鳥喜愛的度冬棲息地。

每年冬季,讓人嘆為觀止的生態饗宴端上了大地。在嘉義布袋舊鹽田區,數量最多時可見近4萬隻水鳥飛越空中。這是台灣最大的水鳥度冬區,小燕鷗、東方環頸鴴、黑腹濱鷸等等數十種水鳥總是大批到來,牠們飛過沿海廣袤的大地,在淺水的魚塭或鹽田瓦盤上停下覓食,展現生物多樣性的豐美景觀。

原本鹽田廢曬後寧靜的沿海地帶,如今每到這個時節,卻因候鳥的到來分外熱鬧。

此一生態地景,經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調查發現,係人與土地互動下所形成。舊鹽田雖然不再曬鹽,卻意外成為了水鳥覓食的餐桌。因鄰近的養殖魚塭冬季準備曬池時,需將池水放乾,透過陽光曝曬來消毒魚塭。魚塭的池水順著排水系統,流入附近的舊鹽田,正好把小魚小蝦都流放至鹽田淺灘,讓遠道而來的水鳥們趁機飽餐一頓。有些較晚放水或池水較深的魚塭,則提供鷺鷥等長腳鳥兒們,或雁鴨科水鳥喜愛的濕地。

魚塭、鹽田,是經濟產業所形成的濕地;當候鳥到來,卻也成為了友善野生動物們的棲息環境。

冬令時節,辛勞工作一年的養殖漁戶和土地,正好休養生息。候鳥的到訪,不僅帶來生物多樣性,生態美景也能療癒人心,形成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

鹽是人類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料、從土地中取得的珍貴資源。鹽田廢曬,一度讓人疏離了土地與自然。

布袋嘴文化協會十多年前決定要重拾當地的曬鹽文化,他們認養了舊鹽田土地,開設「洲南鹽場」;在鹽田復曬的過程中,重新找回與土地之間的連結。

這是重新尋回我們如何對待自然、仰賴大地供應日常的一段旅程。洲南鹽場不僅曬鹽,更結合了環境生態教育,與地方風土文化連結。透過一粒鹽的結晶,重新述說土地與人的故事。

延續舊有傳統,他們引海水入田、曬鹽、收鹽,並使用新技術開發出各式精緻食鹽。這些極富在地特色的鹽品,受到知名餐廳主廚指名使用,地方產業因而發展出更多元的可能性。每年舉辦的「謝鹽祭」,帶領民眾認識布袋當地的風土好味道。謝鹽,也感謝大地。

在國家能源轉型和土地活化利用的政策下,近年布袋舊鹽田成為綠能產業進駐發展之地。關心布袋鹽田區的各方利害關係人,組成了保育平台,經過多次協調討論,終於找出綠能與生態平衡發展之路。人類無法與自然為敵,到了冬季,當水鳥們如約到來,我們才可說人與自然依然和諧共好。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