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與鹽田生態共存? 擁護與反對者 共同用21年環境監測找答案 | 鹽田光電系列報導3
時事專題

光電與鹽田生態共存? 擁護與反對者 共同用21年環境監測找答案

鹽田光電系列報導3

2019年01月10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秋冬季節的嘉義布袋,是候鳥重要棲息地,廢鹽田供牠們休養生息,但也是政府積極布局的鹽田光電預定地。能源局打算利用102公頃的廢鹽田作為太陽光電廠,引來各種質疑。

光電與濕地能共存嗎?信心滿滿、相信可以藉由友善環境的工法、或是不同季節的施工、社區合作一起找到答案的天泰能源,找上不認同濕地光電,但希望用研究找到真相的林惠真團隊進行生態調查。這份研究將持續21年,將會是台灣首度系統性、全面性的鹽田光電全紀錄,見證台灣鹽田光電的環境變化。

嘉義布袋八區鹽田光電預定地。

嘉義布袋八區鹽田光電預定地,而天泰能源案場位於九區。蔡鵑如攝。

野鳥生態豐富  反對聲中尋找共存機會 

能源局盤點4314公頃國有廢棄的鹽田,扣除國家級重要濕地、生態敏感區、與野鳥密集區後,選出102公頃光電區。在招標程序後,天泰能源拿下9區鹽田南側22公頃的範圍。除了承諾進行開工前、施工階段、到營運期至少21年的生態調查外,天泰能源更加碼包下全部9區共243公頃的生態調查,等於案場的11倍大。

這22公頃雖然不在國家重要濕地的範圍內,卻地處國際鳥盟指定的「重要野鳥棲地」(IBA)範圍。在鹽田光電的消息曝光後,反對聲浪不曾少過。

對此,在2017年開發面積都還未定案時,天泰董事長陳坤宏就到地方座談會上提出濕地、光電、與地方社區共存的想法。他表示,太陽能廠都設有監控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守護地方、減少被偷倒廢棄物的情況;或結合錄影、土壤和水質等環境監測,去做鳥類生態觀察,突破以往人力不足的限制。當時的說法後來也成為天泰的承諾事項。

天泰能源總經理董事長參加民間團體於布袋辦理的鹽田濕地保育與光電開發論壇,與當地民眾面對面。攝影:陳文姿

陳坤宏參加民間團體於布袋辦理的鹽田濕地保育與光電開發論壇,與當地民眾面對面。攝影:陳文姿

陳坤宏以屏東光彩濕地的案例指出,當地光電板已蓋七年,下方維持魚類生態,並吸引紅冠水雉、小鷿鷉、小白鷺等留鳥類棲息,未如外界猜想因光電而毀生態。

此外,他相信不同的工法可以改善對環境的影響,曾主動提出要以澆灌取代打樁,以減少噪音;不過,這涉及已經通過的審查,無法由廠商自行決定。

對於各種質疑,他認為,多半的問題是來自不了解。天泰並沒有特別想說服誰,就是一貫的透過實際的計畫、執行、會議、與毫不逃避的態度,讓土地的關係人共同來參與。

鹽田光電真的能走出一條路嗎?這件事還沒有答案。但天泰找來強力為桃園藻礁發聲、反對鹽田光電的東海大學生科系教授林惠真,國家地理學會Global Grants得主、成功大學水利與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筱雯,以及長期研究濕地生態的成大水科技中心副主任邱郁文,三位受到各方信賴、且長期在第一線現場的研究團隊,來進行9區的生態環境監測。這個做法某種程度應證了陳坤宏這句話:「大家可以來公審、我們不迴避。」

天泰為在嘉義鹽田的案場因台電興建電塔而填土,不像鄰近的鹽灘地上吸引水鳥棲息。照片來源:天泰能源

天泰的案場為9區南側22公頃,曾因電塔興建而填土,不像鄰近鹽灘地吸引水鳥棲息。天泰能源提供。

用21年環境調查  為鹽田光電找答案

「為什麼一定要建在濕地?更何況是在鳥況還不錯的地方?」跟天泰的想法不同,林惠真一開始就直言,她不贊同鹽田光電,也曾猶豫過是否要接下天泰的生態環境調查案。

「不去關心、不去參與、那麼,我就不會再更深入的了解,這無助於現況──我所不滿的現況。」

尤其在查過國際研究後,林惠真團隊發現國際間雖有濕地光電案例,但研究報告非常少,正式發表的學術文獻更是匱乏。無論是認定鳥類會害怕光電,或是相信鳥類會喜歡在光電板下生活的觀察,都缺乏長期且量化的研究基礎。5年或10年、20年,多久能回復生態功能?諸多問題都沒有答案。幾番思慮,加上天泰展現的誠意,林惠真團隊接下這項任務,至今已累積超過一年的背景資訊。

用數據取代想像 靜待時間證明

環境調查項目包括生態、水文、土壤和水質。生態部分則包括鳥類、魚蝦蟹、螺貝、浮游動物與維管束植物等。林惠真指出幾個觀察重點,特別是鳥,因為鳥的出現代表這地區生物的豐富度及食物。此外,布袋地區早期就因井水砷含量過高而引發烏腳病流行。從背景值的監測值也發現這裡砷、鎘含量偏高。

林惠真說,調查結果跟初步分析會隨著每季的報告公開,從另一個觀點看,無論有無光電,這些都是在地居民應該關心的事情。

光電板的金屬立柱會不會有重金屬溶出也是另一個重點。不過,調查團隊意外發現,天泰的光電還未架設,土壤重金屬含量就已經超標,推測早期曾被非法棄置爐碴或底渣。這案例也顯示出研究調查對釐清責任的重要性。

其它可能的影響還包括施工中的噪音、光電板遮光後藻類減少,下方水溫的變化、或是光電干擾鳥類降落的意願等等。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基礎調查共同主持人蔡鵑如解釋,這項監測調查並沒有預設濕地與光電能共生的立場,而是要清楚呈現光電帶來的影響,讓大家重新思考,是不是非要利用濕地不可。

雖然廠商承諾調查會持續21年,但林惠真坦言,20年後的狀況實在太難預料。她的期望是新能源、新技術的產生,讓光電板提早被拆下,將濕地還給自然。(系列報導,繼續閱讀下篇

天泰能源案場位置(右圖橘框區)與環境生態調查範圍。資料來源:天泰能源簡報

天泰能源案場位置(右圖橘框區)與環境生態調查範圍。資料來源:天泰能源簡報

得標後至今一年所得的鳥類調查資料。(天泰案場為9-8與9-9區(紅框)的部分範圍)資料來源:天泰能源簡報

得標後至今一年所得的鳥類調查資料。(天泰案場為9-8與9-9區的部分範圍)資料來源:天泰能源

布袋鹽田九區的黑面琵鷺調查情形。(天泰案場為9-8與9-9區的部分範圍)圖表提供:天泰能源

布袋鹽田九區的黑面琵鷺調查情形。(天泰案場為9-8與9-9區的部分範圍)圖表提供:天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