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守護美濃湖畔一方坔地 與水雉家族共存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守護美濃湖畔一方坔地 與水雉家族共存

2020年04月21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玉子日記

美濃午後的一陣大雨,有隻水雉站在濕地裡的水生植物芡實上,大雨直落,卻不見牠移動腳步找地方躲雨。仔細一看,這隻水雉爸爸的雙腳間,藏著四隻小水雉。牠張開羽翼,把露出腹肚外的小鳥往懷裡撥一撥,在風雨簌簌的環境中守護自己的孩子。

這段寫實生動的水雉爸爸護幼影片,是美濃湖水雉棲地志工楊貴榮所拍攝,看過影片的人莫不感動又欣慰。保育人士近年在美濃推動水雉返鄉的夢想,正逐步落實。

美濃湖周邊的野蓮田不僅是重要農業生產區域,也是許多鳥類棲息的環境,其中更有珍稀的保育類水雉。三年多前,美濃國中退休老師劉孝伸和黃淑玫租下美濃湖旁的一方坔地,打造成適合水雉繁殖的棲地。他們希望水雉每年不只飛到美濃度冬,更能留下來繁殖。

「希望水雉能以美濃為家!」這項呼籲獲得廣大支持,去年透過集資租下農地,數十位志工一起下田整地除草,種植水生植物。棲地的整頓讓他們嘗盡艱辛,然而種下了野蓮、菱角和芡實後,水雉便準時來報到。

水雉需要什麼樣的棲地環境呢?台南官田菱角田的水雉,給了最好的答案。菱角、芡實等浮在水面的葉子,不僅可讓水雉在其中漫步、休息、啄食葉片間的水生昆蟲,浮葉間也提供水雉築巢產卵,孕育下一代。

在政府的保育措施下,官田農民實施無毒友善耕作,20年來成功保護了水雉的繁殖棲地,數量因此穩定成長超過千隻,使官田成為全台最大的水雉棲地。

4到9月是水雉繁殖季,過往因美濃野蓮田的生產作業不利其繁殖,少見水雉巢位。美濃湖畔棲地復育後,這兩年常有長出亮麗繁殖羽的水雉來此繁衍育雛。

水雉特有的一妻多夫制生態,在濕地中屢屢出現生動的求愛戲碼,水雉爸爸孵蛋護幼的畫面,更讓遠方透過望遠鏡守護的棲地志工們興趣盎然,猶如閱讀一本大自然的寫實教科書。

只要把適合的環境營造好,水雉就會留下來!夏秋之際,十餘隻水雉在美濃湖畔濕地間翩然飛舞,為這片山村地景增添一幅美麗的畫面。愛好自然的民眾也把美濃湖畔的水雉生態列入必遊行程。

美濃的水雉數量雖不多,但透過民間團體和政府協力推廣,部分野蓮農民開始關心水雉,生產友善生態的「水雉野蓮」;市府規劃改善美濃湖水域環境,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樣性,以增加水雉覓食與繁殖的環境。棲地逐漸擴大、環境變得更加友善,未來更多水雉飛來美濃築巢繁殖,將不再只是夢想。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

玉子日記

居住於台北/台中,從事漫畫及插畫繪製。有感於台灣野生動物的處境,嘗試以漫畫、繪圖呈現不同的生態議題,讓更多人看到並主動關心身邊的環境,這是我能為環境做的一點點事情。環境是大家的,我們一起努力吧!個人網站「玉子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