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珊瑚監測結果 海保署:小琉球等七處海域「失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21年珊瑚監測結果 海保署:小琉球等七處海域「失能」

2022年01月14日
整理:劉庭莉(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海保署昨(13)日公布「台灣珊瑚監測調查成果」,共調查台灣周邊及離島31個地點、62處珊瑚覆蓋率及藻類與珊瑚比例調查,結果顯示,有33處狀態健康或穩定,但是北部卯澳淺礁、南部萬里桐深礁及小琉球部分地點屬於「失能」。

海保署推測,原因可能為觀光遊憩的踩踏或破壞,加上近年氣候變遷衝擊加劇,例如2020年海洋熱浪導致全台海域珊瑚大白化事件,至今尚未能恢復。

海保署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進行水下調查。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進行水下調查。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近年因海水溫度升高導致珊瑚礁白化,海保署去(2021)年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進行台灣周邊及離島31個地點、62處珊瑚覆蓋率及藻類與珊瑚比例調查。

團隊將台灣珊瑚群聚分成四級,分別為「健康」、「穩定」、「衰退」、「失能」,參考國際評估方式並加入藻類數量指標,透過珊瑚(硬珊瑚與軟珊瑚)覆蓋率除以藻類(大型藻與毛叢藻)覆蓋率所得出比例,較能顯現珊瑚與藻類的相對優勢,提供客觀評估珊瑚保育成效的科學基礎,也易於了解珊瑚的健康狀態。

珊瑚群聚四指標

  1. 珊瑚覆蓋率>50%:健康。
  2. 珊瑚覆蓋率30-50%或珊瑚/藻類比例>0.5:穩定。
  3. 珊瑚覆蓋率10-30%且珊瑚/藻類比例≦0.5:衰退。
  4. 珊瑚覆蓋率<10%且珊瑚/藻類比例<0.1:失能。國外研究結果顯示10%的硬珊瑚覆蓋率是珊瑚礁碳酸鈣生產的最低閾值,因此將覆蓋率低於10%的礁區列為已失去珊瑚礁特有及關鍵的結構與功能,縮寫為失能。

調查成果顯示,東部海岸的珊瑚群聚狀況相對最為健康,全台共33組珊瑚群聚健康或穩定、22組衰退,但北部卯澳淺礁、南部萬里桐深礁及小琉球部分地點等七處則已失去珊瑚礁特有、關鍵的結構與功能,屬於失能,需要加強維護。

2021年珊瑚群聚現況,團隊共計調查31個地點,每處於深淺各調查一次;整體而言,東海岸表現最佳,小琉球狀態較差。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2021年珊瑚群聚現況,團隊共計調查31個地點,每處於深淺各調查一次;整體而言,東海岸表現最佳,小琉球狀態較差。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海保署推測,原因可能為人為活動破壞、污染或觀光遊憩的踩踏或破壞,加上近年氣候變遷衝擊加劇,海保署舉例,2020年海洋熱浪導致全台海域珊瑚大白化事件,至今尚未能恢復。

海保署表示,已建立台灣珊瑚監測方法與數位影像分析標準化操作手冊,將持續進行珊瑚礁監測調查,與各單位合作進行保育及復育,並提出因地制宜的珊瑚保育策略,透過辦理「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支持地方團體進行公民科學、清除珊瑚礁覆網及珊瑚復植,促進社區參與及實踐海洋保育行動,期待未來珊瑚的議題與保育,能受到更多的重視。

為維護海洋環境,海保署呼籲民眾前往珊瑚礁區須注意八原則:不踩踏、不揚沙、合格玩家、保持適當距離、海洋友善防曬、不餵魚、不吃珊瑚礁魚、減塑行動。

台東基翬珊瑚覆蓋率>50%,狀態健康。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台東基翬珊瑚覆蓋率>50%,狀態健康。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2021年台灣珊瑚監測成果報告 by 環境資訊中心公共檔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