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袋徵收的現況與未來 桃園專用垃圾袋試辦計畫進行中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隨袋徵收的現況與未來 桃園專用垃圾袋試辦計畫進行中

2022年02月07日
公視記者 廖羿雯 陳慶鍾

垃圾車音樂響起,車子開進巷弄間,倒垃圾的場景你我都熟悉。可是為什麼有些地方的垃圾五顏六色,有些地方卻得用專用垃圾袋?

垃圾隨袋徵收,被認為更符合污染者付費精神。
垃圾隨袋徵收,被認為更符合污染者付費精神。

目前台灣的垃圾清除處理費,依法訂有三種收費方式:按用水量計算、按戶定額計算與按垃圾量計算,依地方自治決定。其中隨水費徵收在國內最為普遍,但按垃圾量計算,也就是隨袋徵收,則被認為更符合污染者付費精神。

2021年10月開始,桃園市的大仁里、大明里、龍華里和迴龍里,展開為期一年的專用垃圾袋試辦計畫。三個月以來,大部分居民都會自動自發地使用專用垃圾袋。

2021年10月開始,桃園市的大仁、大明、龍華和迴龍里,展開一年的專用垃圾袋試辦計畫。
2021年10月開始,桃園市的大仁、大明、龍華和迴龍里,展開一年的專用垃圾袋試辦計畫。

為什麼桃園市要選在這些地方推行專用垃圾袋?原因是新北市和桃園市交界處,長期有著跨區亂丟垃圾的問題。桃園市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從現階段的試辦成效看來,垃圾量大約減少20%,顯見跨區丟垃圾的問題已有初步改善。

但是對桃園市來說,近年人口成長和疫情爆發,導致垃圾量上升,是更大的危機。呂理德指出,現在桃園市一年產生的垃圾量高達52萬噸,已有14萬噸必須暫時堆置,因此桃園市真正的目標是能夠推廣隨袋徵收,以促進垃圾減量。

桃園市近年人口成長和疫情爆發,導致垃圾量上升。
桃園市近年人口成長和疫情爆發,導致垃圾量上升。

所謂隨袋徵收,是藉由規定民眾購買專用垃圾袋,來向垃圾產生者課徵垃圾清除處理費用。目前國內只有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石岡區長期實施。由於台北市在1980年代就發生垃圾量暴增的狀況,參考國際經驗後,從2000年起推行隨袋徵收制度。

「因為垃圾專用袋就是使用者付費,同時搭配資源回收跟廚餘回收,資源回收不用花錢,你如果丟進垃圾袋,就要多買垃圾袋、就會多花錢。」台北市環保局廢管科長李旻壕解釋,隨袋徵收提供的是經濟誘因,民眾為了省錢,就會多做回收、少丟垃圾,長此以往垃圾量自然減少。

隨袋徵收提供的是經濟誘因,民眾為了省錢,就會多做回收、少丟垃圾,垃圾量自然減少。
隨袋徵收提供的是經濟誘因,民眾為了省錢,就會多做回收、少丟垃圾,垃圾量自然減少。

根據台北市政府統計,台北市2000年的平均每日清運垃圾量是2970公噸,2021年已經降到1074公噸,21年來減量超過六成。根據台北等三地區的推行經驗來看,建立完善的資源回收和廚餘回收管道,是支撐起隨袋徵收不可或缺的兩大配套措施。

既然隨袋徵收可以促進垃圾減量,又符合使用者付費精神,那為什麼大部分的縣市依然採用隨水費徵收的方式?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所長闕蓓德指出,專用垃圾袋的製作、防偽、推廣,都是必要的行政支出;而且實施隨袋徵收後,地方政府實際收到的垃圾費,還會比隨水費徵收更少。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補充,隨袋徵收上路後,不適應的民眾很可能會在戶外亂丟垃圾,因此需要加強清潔人員清理查緝,人力需求也會上升,「所以錢會收得少、會有額外支出、然後業務量增加,其他縣市政府就不太想要推這樣的政策。」

「民眾認為以前丟垃圾不用錢,其實不是,以前丟垃圾要錢,只是放在水(費)裡面,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李旻壕提到,想推動隨袋徵收,民眾溝通也很重要,關鍵就是要讓他們理解這只是更改垃圾費的收費方式,不是多付錢,還更省荷包。

有些民眾認為以前丟垃圾不用錢,其實不是,以前丟垃圾要錢,只是放在水(費)裡。
有些民眾認為以前丟垃圾不用錢,其實不是,以前丟垃圾要錢,只是放在水(費)裡。

如今大環境與當年台北市推動隨袋徵收時已經大不相同,民眾的回收意識大幅進步,闕蓓德指出,倘若現在有縣市想推動隨袋徵收,就要更注意回收物的後端去化。

像是廚餘就是其一,「各縣市要趕快把廚餘處理設施,比如快速發酵場或生質能廠蓋起來,這樣廚餘被回收出來後,才不會回到焚化爐。」謝和霖呼籲,不是每個縣市都有財力委外處置,倘若又沒有設備或養豬戶可以消化,廚餘將無處可去,最後就只能回到焚化爐,導致垃圾分類失去意義。

謝和霖提醒,各縣市要趕快把廚餘處理設施蓋起來,廚餘被回收,才不會回到焚化爐。
謝和霖提醒,各縣市要趕快把廚餘處理設施蓋起來,廚餘被回收,才不會回到焚化爐。

隨著焚化爐老舊、歲修,垃圾處理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有些縣市又重新考慮隨袋徵收政策,然而使用專用垃圾袋,只是促進垃圾減量的手段之一,如何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資源回收與循環再利用,多元方式著手,才有機會達到真正的零廢棄。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隨袋徵收的現況與未來】

2/07(一) 22:00首播
2/12(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