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工廠大限後 經部初估2000家未納管 公布優先查處名單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地工廠大限後 經部初估2000家未納管 公布優先查處名單

2022年03月31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全國4.5萬家未登記農地工廠21日納管截止後,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今(31日)第一次公開說明各縣市統計狀況,初估還有約2000家應申請納管的未登記工廠沒來申請,詳細數字將在4月底前公布。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表示,已提出1667家優先查處名單,有申請的工廠將展開輔導工作,未申請的確定展開查處,「就此分道揚鑣」。

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仍要持續稽查新增建、中高污染工廠的稽查量能。圖為台中烏日新增建農地工廠空拍。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仍要持續稽查新增建、中高污染工廠。圖為台中烏日新增建農地工廠空拍。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逼出「黑數」申請納管 4月底公布完整統計結果

全國約有4.5萬家未登記工廠,《工廠管理輔導法》於2020年修正上路,規定2016年5月20日前既存的低污染未登記工廠,必須在今年3月19日前申請納管,進一步接受輔導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若未申請納管,地方政府將依法停止供電、供水,並予以拆除。

經濟部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整體狀況,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表示,根據各縣市人力手動統計的結果,約剩2000家左右未申請。但他指出,這波申請案件中,也包含許多原先不在4.5萬家資料庫裡的對象,讓「應申請而未申請」的比例失真。

經濟部統計,申請納管數量原先每週約400、500件,截止日附近成長至1000、2000件,截止日當天則創下4000多件的收件高峰,累壞第一線服務人員。由於短時間內申請案爆量,各縣市政府仍需要一點時間整理,詳細數據會在4月底以前提出。

死線已過 今年優先查處1667家農地工廠

郭坤明表示,《工輔法》的機制是一路輔導改善、一路關門,申請納管的工廠也要通過後續審查,在明(2023)年3月19日前向地方政府遞交「改善計畫書」,最晚在2030年要取得特登。若業者無法通過相關審核或期程跟不上,就必須退場。

郭坤明表示,將針對有申請的工廠展開輔導工作,未提出申請的則要進入查處,319納管截止是明確界線,「就此分道揚鑣」。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表示,納管時限已到,已提出1667家優先查處名單。攝影:李蘇竣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表示,納管時限已到,已提出1667家優先查處名單。攝影:李蘇竣

經濟部表示,後續將密集和地方政府討論,規劃未納管工廠的查處工作。中部辦公室也提出本年度優先查處名單,共1667家,其中以彰化縣558家最多,其次為新北市375家、台南市244家。

這份名單只列出各縣市的預計勘查家數。郭坤明說,名單上的工廠是經濟部和環保署、勞動部及消防署合作,找出有明確違規事實,或有環保、工安及公共安全疑慮的對象,名單已公布於網站,並交付地方政府,要求依《工輔法》立刻進行查處。

至於外界關心的查處進度,郭坤明說明,自2020年完成「未登記工廠停止供電供水作業程序」法規後,目前已查處1593家工廠,其中210家執行斷水斷電或拆除。他也無奈表示,違規工廠的查處畢竟不是「測速照相」,不能單憑航照空拍等或書面資料來判斷,必須由地方政府人員一一到現場查看,確認是否屬於工廠範疇,若不是工廠就要平行通報給內政部,依《土地法》、《建管法》執行斷水斷電及拆除。

民間呼籲公布工廠清冊 持續稽查新增建、中高污染工廠

長期關注農地工廠問題的地球公民基金會今日發表聲明,表示肯定經濟部提出優先查處名單,但建議公布既有未納管工廠的完整清冊,包含名稱、地址、產業別等,並知會銀行不可予以融貸。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當斷水斷電績效不彰時,應加強督導擴編人力,或依《工輔法》代為執行斷水斷電,才不至讓目標數量淪為空頭支票。

此外,新增建農地工廠與中高污染工廠問題依然存在,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經濟部,此二者也要放入優先稽查名單,並確保地方政府在稽查未納管工廠之餘,仍保留稽查量能給新增建及中高污染工廠。

對於地方稽查人力不足的問題,郭坤明解釋,各地方政府已經收取納管輔導金及營運管理金高達24億元,其中最多為台中市6億元、彰化縣5.5億元、高雄市2.8億,每年都有穩定經費來源,經濟部也已要求各地方政府妥善規劃經費運用,目前各縣市政府共已增聘92人。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