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保安林3】桃園新屋:曾經有鱟 眷村慢活 最美海岸自帶人文溫度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戀上保安林3】桃園新屋:曾經有鱟 眷村慢活 最美海岸自帶人文溫度

1109保安林x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

2022年07月01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桃園報導
編按:如果海洋是人類永生的迷戀、累世的歌頌,那麼倚海之濱的保安林,就是最不起眼的秀女,隨時間老朽遺忘、滿是垃圾。然而,從海洋回望陸地,生態健康唇齒相依,世居在此的社區家族,至今也出現起而守護的人們。跟著環境資訊中心一同探索六個保安林(編號2613、2520、1109、1311)及背後故事,對國人來說相對陌生的海岸林、保安林其實都是寶藏、令人著迷留戀的所在。

桃園新屋蚵間、深圳連續2公里海岸沒有人為設施,居民引以為榮,稱之為桃園最美麗的海岸。與海岸線並行的是編號1109號飛砂防止保安林,層次分明、綠意盎然的景觀,形成「新屋綠色隧道」。林中更有因時代背景發展的小聚落,增添保安林溫度。這些元素,促使社區居民透過各項公共事務參與,串聯海洋、森林與聚落的連結,標示當地生活獨特的印記。


1109保安林內的新屋綠色隧道,是當地民眾引以為榮的休閒之地。攝影:廖靜蕙

保安林就是遊樂場 50年前的野孩子養成所

「我阿嬤都在這裡拔草當燃料。」桃園新屋愛鄉發展協會總幹事李振賢從小就住在保安林中, 1970年代,農村使用大灶,都得找柴燒;保安林內木麻黃的葉子具油性、易燃,因此他家裡常用擔子挑枯枝落葉回家使用。印象中,木麻黃樹底下十分乾淨。

他小時候遊樂場就是保安林,無論挖沙坑、捉迷藏,騎馬打仗樣樣都行。早上出門到海邊經過防風林,一定帶根棍子或樹枝,撥開層層蜘蛛網;放學回家時海岸線退潮,就會穿過保安林到海邊挖海瓜子補貼家用。現在還有人撿海瓜子,餐廳一定收,而且價格不錯。「野生海瓜子,和養殖的海瓜子,口味很不同。」

另一位志工徐肇康的家離海邊遠一點,兒時雖少到海邊,但仍有耙木麻黃落枝回家燒的印象。「以前農地貧脊,稻草都會放回農地當肥料,需要薪柴就是耙海邊的木麻黃。」連同到防風林中烤肉、野餐,是幾位50多歲以上志工兒時共同的記憶。

他們形容,小時候就像猴子一樣,在樹林中盪來盪去。回家時不但衣服濕搭搭的會被打,即使乾了也同樣被打,因為衣服上的一層鹽巴洩底。「以前的孩子放給大自然管,純然野孩子。」到海邊就怕曬,保安林提供了庇護。海岸林邊,也是早期放牛之處。小溪流的兩岸都是牛可吃草之處,蠻多腹地可吃草。

防風林不再聞問 銀合歡趁勢而起

協會十幾年來與農委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合作,成立巡守隊、監測生物多樣性,也探索保安林的可能。

冬日,沿著保安林往海邊路上,植被逐漸降低高度,錯落有致,經過馬鞍藤、濱刺麥就是沙灘,幾位釣客,在海岸交界處垂釣。政府於1950年代積極經營海岸林,由於各項條件都能配合,幾乎不需多費心力,植被就能自然演替,形成渾然天成的海岸林。

沿途許多黃槿樹,又名「粿仔樹」,是海洋客家族群的代表植物,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一棵,白天花是黃色的,傍晚逐漸轉紅接著凋落。「小時候都叫它粿葉,用來墊菜包;讀書才知道是黃槿樹。」同行的志工分享經驗。它的用途多,菜包、紅龜粿的鋪底就是它的葉子。不過,當地粽子是用月桃葉包的!


對於新屋愛鄉協會的志工,黃槿深具海客象徵意味。攝影:廖靜蕙

木麻黃則是1970年代由當地女性所種。李振賢的媽媽就會撿木麻黃的種子和苗,撿了還能換錢,林務局培苗之後,提供工資請當地人種,大多都是女性。他記得小時候保安林限制利用,例如不能砍樹;撿枯枝落葉都是當柴燒,除非等颱風倒木乾了,拿鋸子鋸抬回家,也是為了燒火。

「以前為了進入保安林,不得不沿途清理雜草。」李振賢說,近代已不起灶燒柴,沒有人進入的保安林,長滿茂密的雜草,成了廢棄物藏身處,銀合歡以及外來種趁勢生長,取代原生樹種。「這讓人不禁聯想,過去撿保安林枯枝落葉這類的擾動,反而有助於保安林的更新;放任不管反而不好。」

林道中孔隙較大之處,協會希望能補植,避免外來種有機可趁;至於種什麼樹,又是一門學問。協會顧問李仁富說,需耐陰而且高度夠的樹種,首選仍是木麻黃;黃槿、肯氏南洋杉高度不夠,無法保護內陸不受風吹。不過,他聽說,一些立委因木麻黃不是原生種,不許地方政府種。「除了木麻黃,我尚未想到更務實的樹種。」

小眷村人去樓空 老屋活化特色長存

1109號保安林另一項特色,莫過於依傍著林帶,散落其中的小聚落。這排房舍多數人去樓空,徒留老房子牆上的店名。此地曾是國軍據守基地,因此就近向國家租地蓋房子,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小眷村。這裡也和傳統眷村同樣面臨榮民老化,年輕一輩往外發展,多數房舍杳無人煙、閒置林中,任人想像。

不少房舍仍保留完整的骨架,往內看,住房客廳、衛浴廚房輪廓分明,等著人們利用活化。李仁富期待在不違反法令、或透過計畫,規劃成深度旅遊、林業體驗的據點,或讓藝術家進駐創作,他看到許多機會。除了小眷村人去樓空,也有人選擇繼續留在這裡生活。傳統的建築裡經營柑仔店,提供遊客飽覽海岸景觀後休憩、吃點心之處。


林中因時代因素形成的聚落,雖人去樓空,李仁富期待能活化這些房舍。攝影:廖靜蕙


保安林內的柑仔店。攝影:廖靜蕙

牽罟、石滬印記海洋盛事 先人智慧續傳唱

台灣西海岸最美的海岸,看似沙灘,實質上是礫石灘,上面覆蓋著隨季風、洋流來來回回的海沙。這裡沒有海龜上岸產卵的紀錄,卻有鱟活動的紀錄。不過,早於李仁富出生前,此處已無鱟的紀錄,目前已知新竹香山海岸還有機會發現活體;當地只有幾家餐廳掛著過去捕捉的鱟殼留下證明。

沿岸殘留的「石滬」以及「牽罟」,說明當地沿近海曾昌隆一時的漁業資源。近年來,深圳、蚵間附近海岸,透過里民、社區協力,重現、恢復這些傳統漁業文化,讓人們意識海洋風華。

牽罟是在農事稍歇之際進行,此時插秧了,轉而靠海謀生。這種隨著季節、氣候變換自己的職業角色,在過去普遍而自然,務農絕非只是田間耕種;職業角色的多樣性,深具有社會經濟韌性。

石滬的原理是以徒手撿拾海邊常見的鵝卵石,在潮間帶堆砌成上百公尺甚至達上千公尺的石堤,利用漲潮將魚群帶進堤岸周邊,待退潮時以石滬阻斷魚群退路,民眾趁此撈捕魚群的方式;在沒有機具搬運的年代,一座石滬的完成幾乎要全村大動員,無形中延續村民間彼此情感的寄託。

深圳海邊的石滬就由協會帶領社區居民一起做,居民將鵝卵石堆疊成龍首,他們花了很多時間疊了又拆,拆了又疊,才逐漸成形,協力使它轉身成為地景藝術。


深圳和蚵間之間的石滬,儼然裝置藝術,居民以鵝卵石打造龍首造型。攝影:廖靜蕙

李仁富說,海洋與森林是一體、相依共存的關係,捕魚看似人與河川、海的連結,當中隱含著森林所提供的保護作用。若從海洋回望陸地,從保護海洋,進而順流而上,沿著保安林到灌溉河渠,來到生產糧食的農地,都能友善生態,就能連成一氣達成里山倡議的目標。

協會承接石滬故事館經營,這處位於1109保安林中的建築物,正申請環境教育場域,發展各項體驗遊程及解說導覽活動。李仁富認為,與其不斷強調重要性,不如有效、永續利用,讓人們有機會走入保安林享受它的好處;當人們意識到保安林的好處,就不會任由他人破壞。


白色建築的石滬故事館,協會期待能成為環境教育的據點。攝影:廖靜蕙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