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首度在活人肺部發現微塑膠 寶特瓶原料尤其多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學界首度在活人肺部發現微塑膠 寶特瓶原料尤其多

2022年04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科學家表示,現在微塑膠污染在地球上無處不在,人類接觸無可避免,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微塑膠對健康的危害。英國《衛報》報導,學界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而且幾乎所有樣本中都檢出這些顆粒。

微塑膠污染全球,人類接觸無可避免,最新研究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圖片來源:Fred Dott/綠色和平

活人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 其中又以PP、PET最多

研究團隊從13名接受手術的患者的組織取得樣本,在其中11例發現微塑膠。發現最多的微塑膠類型是用於塑膠包裝和管材上的聚丙烯(PP),以及寶特瓶的原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過去的兩項研究發現,屍檢過程中採集的肺部組織,含有微塑膠的比例同樣很高。

學界已經知道人們會吸入和吃下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暴露於大量微塑膠的工人也會罹患疾病。

今(2022)年3月份科學界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微塑膠,表示微塑膠顆粒可以在全身傳播,並可能滯留在器官中,對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但令研究人員擔心的是,已有研究證實,微塑膠會對實驗室中的人體細胞造成損害,而且空氣污染微粒確實會進入人體,並導致每年數百萬人過早死亡。

新研究的資深作者、英國赫爾約克醫學院學者薩多夫斯基(Laura Sadofsky)說:「我們沒想到會在肺部深處區域發現最多的微塑膠,這些塑膠顆粒的大小也令人驚訝⋯⋯畢竟肺部深處的氣道更小,我們原本認為如此大小的顆粒會在進入這麼深的氣道之前就被過濾掉或困住。」

「這些資料對空氣污染、微塑膠和人類健康的研究領域來說,是重要的進展。」薩多夫斯基說,這些資料可用於為實驗室實驗創造更接近真實狀況的條件,幫助確認微塑膠對健康的影響。

醫界迫切需要更多研究 釐清微塑膠和致癌關聯

新研究已被《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接受和發表。研究人員採用手術部位旁的健康肺組織樣本,分析小至0.003公釐的顆粒,並利用光譜學技術來辨識塑膠的類型,也使用了對照樣本來說明污染的背景值。

2021年巴西一項屍檢樣本研究發現,被分析的20人中有13人體內存在微塑膠,他們的平均年齡高於薩多夫斯基研究評估的年齡。用於塑膠袋的聚乙烯(PE)是最常見的塑膠顆粒之一。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健康問題可能與進入呼吸系統的這些污染物有關。」

1998年美國對肺癌患者進行的一項研究,在超過100多個樣本中發現了塑膠和植物的纖維(如棉花)。在癌組織中,97%的樣本含有這些纖維,在非癌組織中,83%遭到纖維污染。

近期一份癌症風險回顧報告指出:「我們迫切需要更詳細地研究,來釐清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影響人體的結構和過程;它們是否以及如何轉化細胞和誘導致癌作用,尤其現在塑膠產量呈指數增長。」

參考資料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許祖菱

大學就讀傳播學系,現在是文字/影像/翻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