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田裡護海洋 花蓮新社農民轉型有機耕作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在稻田裡護海洋 花蓮新社農民轉型有機耕作

2022年04月20日
公視記者 張岱屏 顏子惟 陳添寶 賴冠丞

如果要說起,台灣最早過著斜槓生活的一群人,噶瑪蘭族肯定是其中佼佼者。傳統的噶瑪蘭族人既是農夫也是漁夫,每年2到4月忙完農事,4月就開始出海捕飛魚、抓龍蝦,而這樣農漁兼顧的傳統,在花蓮新社部落一直延續著。

噶瑪蘭族從宜蘭平原遷徙到花蓮,在豐濱海邊建立新社部落。
噶瑪蘭族從宜蘭平原遷徙到花蓮,在豐濱海邊建立新社部落。

19世紀初,噶瑪蘭族從宜蘭平原遷徙到花蓮,在豐濱海邊建立新社部落,當地人稱海邊這片20多公頃的平台為新社半島。百年來,新社半島的稻米在海風吹拂下長大,潮間帶螺貝類豐富。部落青年潘國祥回憶,小時候跟著父母來海邊野餐,只需要帶米,在海邊撿貝類、海菜,潛水抓龍蝦、九孔,午餐就有著落。

潘國祥回憶小時跟父母來海邊野餐,只要帶米,海邊撿貝類,潛水抓龍蝦等等午餐就有著落。
潘國祥回憶小時跟父母來海邊野餐,只要帶米,海邊撿貝類,潛水抓龍蝦等等午餐就有著落。

新社半島附近海域有一大片美麗完整的珊瑚礁,不過近30年,海底生態越來越差。新社部落農民潘銀華懷疑,稻田使用化肥、農藥後的尾水流入大海,可能是造成近海生態惡化的原因之一。

十多年前,潘銀華開始嘗試友善種植,再進一步走向有機耕種。潛水觀察發現,轉型做有機之後,海底珊瑚的狀況似乎有好轉跡象。

為了驗證心中假設,從2017年開始,新社部落的青年和環保團體合作,和志工一起在附近海域進行珊瑚礁體檢。新社部落農民也在花蓮農改場協助下,持續推動有機耕作,並監測農地和附近溝渠的水質。

新社部落農民在花蓮農改場協助下,持續推動有機耕作,並監測農地和附近溝渠的水質。
新社部落農民在花蓮農改場協助下,持續推動有機耕作,並監測農地和附近溝渠的水質。

不過就算是轉型做有機,如果沒有管控肥分,還是會有過肥的水,污染海洋的問題。如果這些農業尾水在流入海洋前,能先在濕地淨化,是不是能減少污染?

2019年,花蓮農改場在新社半島進行實驗,規劃六塊小型濕地做為緩衝區,種植空心菜等水生植物,讓肥水入海前能先被濕地淨化。實驗結果發現,緩衝區可以有效吸收尾水中的氮肥,減少水中多餘的營養鹽。

花蓮農改場的實驗雖然已經結束,但無形中影響了農民的觀念和做法。宮莉筠和部落青年合作耕種的有機田,就特別將部分的田區規劃為濕地,一方面淨化水質,一方面也做為各種原生植物的保種區。

除了營造可以淨化水質又可以復育生態的小型濕地。今年開始,宮莉筠也嘗試肥料不外求,用濕地裡自然生長出的滿江紅替代氮肥。滿江紅是一種水生蕨類,可以從空氣中固定氮。宮莉筠將濕地裡自然長出的滿江紅,一桶一桶舀起來,放進稻田,滿江紅生長快速,大約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布滿水田。

宮莉筠嘗試肥料不外求,用濕地裡自然生長出的滿江紅替代氮肥。
宮莉筠嘗試肥料不外求,用濕地裡自然生長出的滿江紅替代氮肥。

根據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倪禮豐的計算,一分地的滿江紅,可以提供同樣面積稻作所需要的氮肥,此外還可以吸收過多的營養鹽,淨化水質。

老一輩噶瑪蘭族農漁兼顧的斜槓生活,也傳承給年輕一輩,不過內容有些轉變,過去下海是為了捕魚、抓龍蝦,但這幾年年輕一輩下海,還多了一項任務,調查海底生態。

部落青年提出海底資源調查計畫,得到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的補助,部落也得到生態調查專業團隊的協助,可以更完整的記錄海底生態的變化。新社海底調查的成果令人驚艷,不但記錄到軟珊瑚、石珊瑚和柳珊瑚的分布,拍攝各種珊瑚礁魚類,漁民主要的漁獲——龍蝦,也經常入鏡。海底生態記錄出版成繪本或攝影集,吸引更多部落青年自發地去考潛水執照,加入生態調查。

部落青年提出海底資源調查計畫,得到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的補助。
部落青年提出海底資源調查計畫,得到林務局社區林業計畫的補助。

目前新社半島有1/3的面積是有機耕作,有機農戶也推出以保護海洋為訴求的聯合品牌,釀造米酒,希望能打開銷售通路,讓更多農民願意加入守護土地與海洋的行列。新社社區發展協會正推動在新社半島成立有機促進區,希望未來可以保有這片祖先留下的海梯田。

3月初,宮莉筠田裡的滿江紅已經打進泥裡化為養分,為下一期稻作做好準備。每年插秧的工作,都會邀請新社國小的小小農夫們來參與。雖然小朋友插下的秧苗東倒西歪,但這是宮莉筠和師生們共同營造的空間,也是部落孩子認識土地和海洋的開始。

每年插秧的工作,都會邀請新社國小的小小農夫們來參與。
每年插秧的工作,都會邀請新社國小的小小農夫們來參與。

在新社海濱,海風正看顧著水田,水田也看顧著海裡的生物,隨著四季的循環,滋養一代又一代的生活⋯⋯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在稻田裡護海洋】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