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改2.0】環資部或環境部,環境保護走到前端了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組改2.0】環資部或環境部,環境保護走到前端了嗎?

環保署升格環境部 新設氣候變遷、資源循環等四個署級單位

2022年06月2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編按:政府組織改造2012年啟動至今,20多年未能就緒。2022年5月行政院院會通過「第二波組織改造方案」,牽涉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環保署、原能會等六大部會,未竟之業能否再推進一步?
山林水土不分家,第一階段組改所規劃的「環境資源部」,以環保署為主體,整合分散在各部會的水、土、林及空氣等資源管理工作,也因此牽動原屬農委會的林務局、營建署的國家公園組、交通部的氣象局⋯⋯,去留紛擾不斷,遲遲未有定論。第二波組改方案的「五部一會」終於初步定調,《環境資訊中心》透過系列報導嘗試整理、勾勒未來自然環境資源管理的樣貌。

2017年環保署30週年署慶上,時任行政院長林全期許,組改後的「環資部」應該是讓其他部會都成為環境的把關者,環資部則是「做好裁判」,以更高的視野看向全面性的發展。

近年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更顯環保部門的重要性。行政院此次「環境部」組改,將氣候變遷、資源循環等議題拉到署的層次,一口氣新增四個署級單位,同時確立了資源管理、保育業務不納入環境部門的方向。此2.0版規劃,是否以更全面性的思維面對自然環境資源管理,仍然有待驗證。

能源部門碳排放占國內大宗,轉型成低碳能源、再生能源將是未來最重要工作。資料照。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能源部門碳排放占國內大宗,轉型成低碳能源、再生能源將是未來最重要工作。資料照。圖片來源: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環保署升格「環境部」
新成立「氣候變遷署」及「資源循環署」
環境督察總隊與土污基金會合併,升格「環境管理署」
環檢所及環訓所合併為「國家環境研究院」
毒化局維持三級行政機關,改名「化學物質管理署」

2050淨零當前 「環境部」肩負重任

氣候變遷署初步規劃「淨零推動」、「排放管理」、「碳費推動」、「減量交易」與「調適韌性」五個組。

環管處處長、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說明,「淨零推動組」將定期針對六大部門及地方政府,進行減量措施及效果的管考,確保達到2050淨零路徑及《氣候法》五年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

「排放管理組」則針對國內製造、運輸與住商等排放源,進行溫室氣體排放申報管理,協助完成由氣候變遷署訂定的「溫室氣體盤查指引」工作,並由民間第三方機構查驗。排放管理組另負責產品效能標準的訂定、碳足跡標示的管理。

修法中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則增加碳費徵收機制,相關執行細節便落在「碳費推動組」身上,還需規劃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的管理、運用方向。「減量交易組」則將針對自願減量的事業或政府單位,核給減量額度,並建置碳抵換交易平台、擬定碳交易費率等。因應氣候變遷,還需要評估風險、並建構應變能力,則交由「調適韌性組」執行。

圖片來源:環保署新聞稿

圖片來源:環保署新聞稿

民間質疑「氣候變遷署」 氣候辦:淨零工作需要幕僚單位

2050淨零目標當前,氣候變遷業務散落不同部會,現行《溫管法》將「協調整合」的角色歸給永續會,國發會作為永續會的祕書處,負責行政作業、及研提相關政策。未來組改成立的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則負責「統籌氣候變遷因應任務」。有民間團體就批評,幕僚性質的「氣候變遷署」並不是當務之急,未來也可能居於被動角色。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各個部會都應將淨零視為己任,但目前最大問題,是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權責機構進行協調。「氣候變遷署」雖能提升原先政策幕僚及執行角色的權力,但議題牽涉不同部會業務。永續會過去效能不彰,已是前車之鑑。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更直接說,過往跨部會決策過程,通常是經濟部和內政部最有權力及資源,環保署位階不高、主動性也不足,就算有氣候變遷署,「它不會是那個總協調者,這個我們都很清楚。」崔愫欣指出,環境部應該更明確告訴大家,氣候變遷署「能再多做些什麼?」

蔡玲儀表示,淨零工作雖由國發會統合,但需要幕僚單位整合執行成果、未來減量措施,氣候變遷署將扮演此角色。環保署也以新聞稿表明,環境部的成立是要「主動解決環境問題」。

回收、廢棄、再生事權統一  督察總隊改制強化區域治理

資源再利用同樣有權責分散多個部會的問題,環保署綜計處處長劉宗勇表示,未來將統籌管理所有資源,走向事權統一。

「資源循環署」來自於去年成立的臨時編組「資源循環辦公室」,整合現行廢棄物管理處、資源回收基金管理會(基管會),轄下有綜合規劃、回收管理、再利用管理、循環再生及設施推動等五組,負責廢棄物源頭減量、資源循環利用及清除處理等業務。

「資源循環署」轄下有綜合規劃、回收管理、再利用管理、循環再生及設施推動五組,負責廢棄物源頭減量、資源循環利用及清除處理等業務。圖片來源:環保署新聞稿

「資源循環署」轄下有綜合規劃、回收管理、再利用管理、循環再生及設施推動五組,負責廢棄物源頭減量、資源循環利用及清除處理等業務。圖片來源:環保署新聞稿

原屬派出單位的環境督察總隊,將與土污基金會合併升格為「環境管理署」,業務內容有污染管制、垃圾處理、環境衛生及土壤與地下水等四大面向。督察總隊轄下的北、中、南三個大隊,也將改為三個「區域環境管理中心」,依各區環境議題特色推動污染管制規劃及執行。

環境督察總隊副總隊長姜祖農表示,這符合「區域環境治理」的概念,相較於過去的大隊,區域環境管理中心更重視在地特性及科技執法,且能突破行政區劃分的限制,執法人員能跨區追查、更有效查緝環保犯罪。

環境督察總隊將與土污基金會合併升格為「環境管理署」,業務內容包括污染管制、垃圾處理、環境衛生及土壤與地下水等四大面向。圖片來源:環保署新聞稿

環境督察總隊將與土污基金會合併升格為「環境管理署」,業務內容包括污染管制、垃圾處理、環境衛生及土壤與地下水等四大面向。圖片來源:環保署新聞稿

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將改為「化學物質管理署」。目前政府各部門對於化學物質的危害,仍是各自管理,如易燃易爆性(消防署)、食安風險(衛福部)、勞安風險(勞動部)、環境危害(環保署),不僅無法統合,也讓部分難以歸類、具社會危害的化學物質成為漏網之魚。

「一項一項公告列管很慢,而且容易掛一漏萬。」毒化局局長謝燕儒表示,化學物質日新月異,針對既有、以及新產生或輸入的化學物質,將由化學物質管理署直接建置「化學雲」資料庫,登錄完整品名、化學式、物化特性以及危害評估。

看守台灣:資源循環沒有更上位整合 「其他部會還是不理你」

長期關心資源循環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觀察,過去常有環保署一頭熱、其他部會配合腳步緩慢的現象。他指出,關鍵還是需要更上位的跨部會整合機構,環保署就算升格環境部、設立資源循環署,「如果其他部會還是不理你,一樣會捉襟見肘。」

另外,雖然資源循環署已納入源頭減量工作,但謝和霖認為,源頭減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透過制定法規、課徵費用,讓民眾改變行為,部會升格仍需配合法規調整,否則成立資源循環署的效果恐怕不彰,「就跟以前差不多了」。

民間建議成立層級較高的「資源永續管理委員會」,由專家、民間團體及各部會副首長組成,負責協調跨部會資源永續管理重大政策,並透過「跨部會聯合辦公室」,督促各部門針對所轄事業產生的廢棄物,主動提供輔導、訂定管制目標,提升再利用率、降低源頭產量。

雖然「資源循環署」已納入源頭減量工作,但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應透過制定法規、課徵費用,讓民眾改變行為。資料照。攝影:孫文臨

雖然「資源循環署」已納入源頭減量工作,但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應透過制定法規、課徵費用,讓民眾改變行為。資料照。攝影:孫文臨

環資部或環境部? 環團:環境保護仍是末端角色

對於「環境部」的組織改造方向,崔愫欣表示,將氣候變遷、資源循環等議題拉到署的層次,確實符合當代潮流,但居於政策規劃前端,是否就有發言權、能與開發思維主導的部會平起平坐,並與資源管理、保育部門共同規劃政策,在現有架構變動不大的情況下,他仍抱持疑慮。

李根政指出,當年的「環境資源部」就是希望不要單純以經濟開發思維來管理水、土、森林等自然資源,整合資源管理及保育業務,而未來的「環境部」,恐怕只能和過去的環保署一樣,以環境工程思維,處理末端管制業務。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陳建志反而持支持態度,他認為,環境管理部門過去本就多處理末端管制業務,與自然及生態保育部門的思考邏輯截然不同,若照原初規劃,環境資源部併入保育相關業務,在環境管理思維主導下恐怕成為附屬。但他也指出,政府有責任交代清楚「環境部」各單位的確切權責、細部規劃,才能說服民眾相信,此次組改並非是原地膨脹。

劉宗勇則回應,升格為環境部是因應淨零目標、資源循環、化學物質管理等新興業務需求,絕不是「為組改而組改」。

作者

陳昭宏

探索矇矓中開展的世界、滲透身體的網,與身體和環境結盟,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