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務局整併地調所 原能會降級核安會 營建署拆分國土署
經濟部最大的變動,是由礦務局與中央地質調查所整併而成的「礦業管理及地質調查中心」,包辦原始地質調查到納管業務,礦務局說是「上下游整合」,但環團認為,地質調查必須獨立,任何開發行為都仰賴地質基礎資料,並非只有採礦業要搭配地質調查,合併之舉猶如「硬湊」。
地質調查到礦業管理一條龍? 環團:整合根本是硬湊
經濟部組改,新設的「礦業管理及地質調查中心」納入礦務局與中央地質調查所。然而,兩者的業務範圍不太一樣,礦務局副局長周國棟表示,以礦業來說,前端的礦物探勘屬於地質調查業務,礦務局則是負責後續礦業的開發管理,經過地調所初探,礦務局確認有經濟價值才去開發。
周國棟指出,合併可說是「上下游整合」,從原始地質調查到納管業務都包辦了。合併初期會以雙方原來的業務為主,詳細的分工還需要討論。不過他對組織走向相當樂觀,期待兩個單位整併後,可以腦力激盪,擦出新的火花。
長期關注礦業改革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卻抱持截然不同的觀點,執行長李根政指出,合併的兩個單位根本無關,猶如是「硬湊」出來的。
李根政解釋,地質調查工作有獨立的重要性,任何開發行為都需要地質基礎資料,並非只有採礦業要搭配地質調查。目前我國礦業需要的是通盤檢討政策,加強環評等把關機制,而不是透過地質調查去發展礦業,如台灣最大的礦業水泥業,面對淨零碳排目標,應進行政策環評、扣連循環經濟,思考如何減少對水泥的需求。
面對氣候變遷危機 「中央氣象署」全力備戰
近年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台灣也經歷強降雨、大旱或熱浪等致災極端天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未來將升格「中央氣象署」,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接下來將大幅提升對氣候的觀測與預報能力,提供更長期、更精細的資訊,為氣候治理做準備。
鄭明典說,早期觀念認為氣象局的業務僅限於氣象,頂多是到季節尺幅的長期天氣預報,沒有「氣候」概念,更沒有氣候變化的相關研究。直到近年內部單位大幅度調整,加強氣候方面業務,集中過去分散在不同單位的相關專長。眼下目標是加強電腦的運算模擬能力,提供精確的氣候模擬,把長期天氣預報工作往「更長期」擴充,盼能到季節以上,甚至是年的變化。
對於組織改革,鄭明典透露,未來將針對觀測、預報、服務三大面向進行強化。觀測方面會越來越精細,以往的氣象數據採用探空氣球,收集海拔高度10公里以下的資料,隨著科技進步,之後可透過無人機等技術的協助,有望將觀測高度縮在3公里以下,強化一般民眾日常活動範圍的低空、小區域的精確觀測資料,進而到個人體感觀測,「要將以前缺少的資料補回來」。
預報方面,氣象局規劃要不斷調升精密度,讓預報結果和人體的感受更接近。除了精度,預報時間也要越拉越長,要具備預報「長期天氣」、「短期氣候」的分析研究能力。鄭明典強調,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不論是否升格,都會持續為各種不同需求的族群,提供對應的氣象資料,做足準備才能盡力降低衝擊。
原能會改制核安會 環團:二級機關變三級 效能不彰仍無解
此次組改,行政院轄下的原子能委員會從二級機關降為三級,更名「核能安全委員會」,屬行政院其他獨立機關;原能會轄下的核能研究所,則將改為「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成為行政法人。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原能會表示,此次組改是配合非核家園政策,未來核安會後續的重點工作是核三廠除役與核廢處理。改制為核安會後,業務仍維持現狀,包括核能安全管制、輻射防護、輻射偵測、放射性廢棄物處理等,未來工作重點會放在核三廠除役及核廢處理。
不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目前真正執行核電廠除役及核廢處理的機關,事實上是經濟部國營會轄下的台電公司,原能會則是管制機關,監督這些議題的進度。
他表示,核三廠除役及核廢處理,長期進度緩慢,問題在於國內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執行機關,面對核廢處理跳票延期,原能會僅能開罰,效果不彰。目前屬於二級機關的原能會,已無法推展核三除役及核廢處理的進度,未來更名為核安會、改為三級機關,權能及人力更加縮減,應該不會帶來太大改變。
能源局升格「能源署」 新增專責再生能源與節能部門
根據國發會2050淨零路徑,能源部門碳排放占國內大宗,轉型成低碳能源、再生能源將是未來最重要工作,經濟部其中一項重要改革,是將能源局將升格為「能源署」。
根據規劃,原先分為四組,綜合企劃組、能源技術組、油氣組、電力組,但面對能源轉型重要工作,將從能源技術組,再獨立出「再生能源」與「節能」兩大推動工作,共編制六組,目前已透過臨時編組方式暫時籌備。
能源局解釋,為了推動淨零碳排、能源轉型的目標,必須特別加強綠能、節能工作,才成立出這兩個組。在未來工作分配上,綜合企劃組主要負責淨零推動,能源技術組負責能源開發,油氣組是維持石油及瓦斯等業務,電力組則要負責電力市場管制。目前能源局人力已達緊繃,期待組改後可以增加人力資源,更順利推動工作。
營建署拆分 「國土署」是否帶來國土規劃新氣象?
此次組改,「國家公園署」及「國土管理署」由內政部營建署拆分,前者負責國家公園、濕地與海岸管理,後者專門處理國土規劃及都市計畫等業務。
針對國土管理署,李根政則表示認同,他認為,目前國土計畫正在陸續上路中,需要更重視國家整體土地規劃,但國土矛盾問題不是單靠內政部就可以解決,各部會都要提出各自相應的空間計畫,如農業部門要提出各縣市農地分配的農業空間計畫,與其他部會協調出合理的國土計畫,否則最終變成互相牽制、難以落實。該如何讓國土空間秩序取得最大發展,是國土署未來要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