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毛猴的警示——餵食、緊迫與族群密度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脫毛猴的警示——餵食、緊迫與族群密度

2022年07月28日
文:陳貞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編按:自2013年起,民眾與相關單位陸續發現,壽山地區的台灣獼猴出現嚴重的脫毛現象。經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研究團隊調查發現,脫毛現象歸因於台灣獼猴長期處於緊迫狀態下進而導致的生理反應,而該現象不僅反映出台灣獼猴的生存環境,也為人類捎來警訊。

2013年起,民眾與相關單位陸續發現,壽山地區的台灣獼猴出現嚴重的脫毛現象。圖片來源:陳貞志提供

緊迫反應 動物應對環境變化的保護機制

野生動物為獲得資源以求生存及繁殖,生理及行為表現需有一定的彈性範圍,以應付環境變化。其中,緊迫(Stress)就是一項重要的機制。

當動物個體面臨生存威脅,或環境變化讓個體感受到壓力或心理不安時,緊迫生理反應就會產生。例如:脊椎動物應對緊迫環境時,會分泌腎上腺皮質荷爾蒙(glucocorticoids,腎上腺皮質素,又被稱為「緊迫荷爾蒙」)。

然而,環境變化所產生的刺激是否導致個體緊迫,完全取決於個體的感受:同一程度的壓力因子,對不同生長背景的個體可能會有不同的緊迫反應。而緊迫的生理反應起始於中樞神經系統感受到緊迫因子。

中樞神經系統啟動緊迫反應 調節體內能量分配

當中樞神經系統感受到緊迫因子時,交感神經系統會刺激腎上腺髓質分泌腎上腺素,引起「快速緊迫反應」。此反應通常於一秒內啓動且僅持續數分鐘,例如:天敵捕食時之逃命反應。

另一項啓動的反應則是「慢性緊迫反應」,此反應由腦下視丘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刺激腦下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再作用於腎上腺皮質層,使其分泌緊迫荷爾蒙。「慢性緊迫反應」會於數分鐘內啓動,直至緊迫因子消除為止。

「慢性緊迫反應」過程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主要功能是經由糖質新生作用增加血液中之葡萄糖,提供腦及肌肉系統在緊迫狀態下所需的能量,同時抑制其他與應對緊急狀況無關之身體能量分配,如免疫系統及生殖系統。

緊迫因子刺激「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軸」(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分泌腎上腺皮質素並對身體相關系統產生作用。圖片來源:陳貞志提供

此外,緊迫荷爾蒙會透過抑制胰島素的作用,來降低葡萄糖的吸收轉化。當緊迫因子消除後,體內的緊迫荷爾蒙會以負回饋作用抑制「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及後續緊迫荷爾蒙的分泌。

經由此完美的生理反應過程,棲地中的野生動物得以應付生活中所需面對的各項挑戰及繁衍後代。

緊迫荷爾蒙分泌濃度:動物生存環境優劣的評估指標

然而,當個體持續處在緊迫狀態、不斷分泌大量緊迫荷爾蒙時,身體的調適負荷(allostatic load)可能過重而造成失衡。持續性的高血糖及能量分配失衡,同時將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皮膚毛囊疾病、免疫抑制、代謝異常及抑制繁殖功能,進而影響動物之健康、存活及繁殖能力。

因此,緊迫荷爾蒙的分泌濃度又可作為生活環境優劣的先行指標。無論野外棲地環境或圈養環境,在生態學研究及圈養管理上,皆可用緊迫荷爾蒙分泌濃度評估棲地環境品質,以及圈養動物之動物福利。

而許多野生動物健康問題亦可連接到生活環境對動物所造成的緊迫程度,如近年在壽山所發現的獼猴脫毛問題。

研究團隊:「緊迫反應」導致壽山獼猴脫毛

自2013年起,壽山地區出現雙側對稱脫毛的台灣獼猴。2016年夏季,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研究團隊進行調查。至2016年秋季,研究團隊記錄到嚴重脫毛的獼猴個體共超過160隻,而此現象持續至今仍不斷發生中。

導致獼猴脫毛的原因很多,而在研究團隊努力下排除了許多可能的原因,並發現緊迫為導致此區域之台灣獼猴脫毛之主要因素。雖然如此,研究團隊仍無法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獼猴個體緊迫。

壽山雙側對稱性脫毛台灣獼猴之外觀。圖a.為雌性母猴;圖b.右側個體為脫毛雄性公猴,左側為正常毛髮狀況之公猴。圖片來源:陳貞志提供

高族群密度與緊迫程度 始自人為餵食、環境改變、新生個體加入

然而仔細評估壽山地區的獼猴族群狀況,壽山獼猴脫毛主要發生在秋天生殖季後,許多國家的研究結果顯示,猴科動物在生殖季結束後可能因為族群密度壓力或食物分配量減少而增加緊迫程度。台灣獼猴族群在生殖季後可能也面臨同樣的狀況。

此外,壽山區域內之獼猴族群密度也顯著高於台灣其他棲地環境中之獼猴族群。壽山獼猴族群經過長時間的人為餵食後,族群密度己經嚴重超出正常狀況下壽山環境所能夠容許的範圍。

根據研究團隊過去幾年的監測結果,在不包含部份軍事管制區約6平方公里的範圍中,壽山獼猴的族群量約為1200隻個體數量,意即每平方公里約有200隻個體,遠高於其他棲地環境中每平方公里約20隻個體之族群密度。

近年來在管理機構宣導以及民眾自發的停止餵食後,食物大量減少,加上季節性的環境變化、自然環境中的食物減少以及新生個體加入族群,造成長時間之緊迫程度超過臨界值,並產生生理上的明顯影響。

不只影響獼猴 還可能提高人畜共通疾病感染機率

壽山獼猴的緊迫及脫毛影響的可能不是只有獼猴。由於緊迫會抑制免疫能力並增長染病個體的病原排毒時間並增加病原的傳染力,再加上壽山每年高達200-400萬的造訪人次,在如此小範圍的空間中,人與獼猴的接觸頻率亦高。

同時,由於獼猴與人之間都屬於靈長類動物,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許多種互通的病原,獼猴緊迫所導致的免疫抑制,可能增加造訪壽山的民眾感染以獼猴為病原來源的風險。探究其根本原因,野生動物餵食及不當的接觸實乃造成這些後果的主要原因。

餵食行為是影響壽山獼猴族群之重要原因,此外餵食會導致獼猴行為改變、增加個體的群聚、敵對行為、對人的攻擊行為,並增加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風險。圖片來源:陳貞志提供


脫毛現象分布在壽山各個區域,其中又以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東側的遊憩區域最為嚴重。資料照:陳貞志提供

維持棲地穩定與永續 尊重台灣島上唯一且獨有的「先住民」

雖然停止餵食獼猴使食物量減少是導致壽山獼猴緊迫發生的原因,但不代表在管理上我們應該鼓勵餵食以降低獼猴緊迫程度。相反的,更應強化宣導禁止至今仍少部份存在的餵食獼猴行為,讓獼猴族群逐漸回歸自然棲地環境可承載的族群數量,以維持棲地環境的穩定及永續。

餵食野生動物除了影響族群數量之外,亦增加動物群聚、動物間的敵對行為、與人的接觸以及人畜共通傳染病傳播的風險。於野生動物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中發現,獼猴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之臨床症狀與病毒傳播狀況與人類感染非常類似,而未來亦有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保毒宿主。

因此,禁止餵食獼猴及降低棲地中的獼猴族群密度仍應是主管機關的重要目標。但是如果單純以自然環境承載力調節動物族群量的方式以期降低壽山台灣獼猴之族群密度需經過長時間的痛苦過程,且由於高獼猴族群密度是因為人為提供食物所導致。因此建議可以利用新發展的避孕疫苗進行繁殖控制以較為快速的方式降低每年新生幼猴量及獼猴族群密度。

想像160年前英國外交官郇和駐地在打狗領事館時,望著領事館旁由高位珊瑚礁地形所組成的打狗山以及悠遊其中的台灣獼猴。在郇和發表的〈福爾摩莎哺乳動物〉(On the Mammals of Formosa)報告中,記載了台灣獼猴的外觀及習性,並暱稱其為石猴(rock monkey)。這篇報告讓全世界認識了這種台灣島上唯一且獨有的靈長類動物。

經過一百多年,環境改變了,人與台灣獼猴之間的愛恨情仇不斷累積,但別忘了,牠們才是這個島上的先住民。因此,尊重牠們的習性並維持棲地的穩定,是現代人該學習的目標。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補助廣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