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中下旬,德國台灣同學會社群出現躁動,起因是為期三個月、每個月只要9歐元(約新台幣275元)就能遊遍全德的「九歐票」(9-Euro-Ticket)政策確定6月1日上路。討論內容從柏林城郊的一日小旅行、如何慢車遊德國、9歐到波蘭、月票年票如何退費等,七嘴八舌熱鬧滾滾。
9歐票有多威?德國境內所有區域型大眾運輸(地鐵、城鐵、公車、輕軌等市內運輸)及區域列車(Regional bahn)的二等區域都可用,唯不適用於城際快車。一張票「慢」遊全德,只需付出時間。
今年夏天筆者前往德國採訪,歷經一般票價與九歐票政策兩個階段。5月剛抵達時還是一般票價,光是柏林一張限用A、B兩區的24小時票[1]就要價8.8歐元;而6月南征北討,從北海邊的漢堡到南部巴伐利亞的慕尼黑,全部旅程只需9歐元。因限乘慢車與轉乘,車程往往比搭乘快車多一倍。完整體驗以時間換取交通費的窮遊之旅。
德版「春運」 九歐票魅力無法擋
我的9歐票初體驗給了薩克森州的萊比錫。「萊比錫很近啦!就在柏林的『轉角』而已」,德國友人微誇飾的描述。這段約160公里的距離,在一站過一站緩慢前行中,車程拉長至兩小時。遇上長週末的收假日,人潮湧動,略略感受9歐票的威力。
第二趟旅程耗時四個多小時,從柏林往北移動到漢堡。轉乘時,全車乘客一起下樓再上樓,在月台間移動等車。回程時,車停靠在鄉間小站,全車乘客一起穿越鐵軌,有如德版「春運」。媽媽推嬰兒車、爸爸肩扛幼兒,年輕人背登山包,老老少少,攜家帶眷,形形色色。
9歐票上路之初,網路上曾出現「通常沒錢的年輕人或有閒的銀髮族才會利用9歐票!」的說法,但走進車站、擠進車廂,實則不然。
第三趟旅程從柏林到慕尼黑,耗時十小時、換了三趟車的東北東南大縱走。搖晃幾個小時後,車廂內的氣氛像極了畢業旅行的遊覽車,有人打開電腦當起DJ,蹲坐在走道上的乘客,也屈身讓出空間,讓其他乘客得以「類輕功」之姿走向廁所。
問了同樣擠靠在走道縫隙的「比鄰」少女,為什麼選擇9歐票?原來是錯過客運。擁有無數次德鐵搭乘經驗的她說,從來沒搭過這麼瘋狂的火車!「9歐票的威力無窮,大家都想省點錢吧!還有放暑假了。」之後會想再搭慢車嗎?她直言,「當然!我想試試從慕尼黑搭到法蘭克福」。
當現金補助跟不上通膨的腳步
九歐票政策上路後,火車裡月台上各種狀況頻傳——乘客擠滿車廂、腳踏車進不去、乘客和騎士在車廂口發生口角等事件,也出現乘客爭先恐後擠進車廂,站務人員吹哨維持秩序的情況。這段優惠期間,也出現不少外送人員牽著單車搭乘輕軌送貨送餐,省時也省力。
這項政策的形成背景,源自於能源和燃料飆漲,以致生活成本攀升。比如今年5月,家用一公升葵花籽油就從不到2歐元攀升近5歐元。為緩解民眾的生活壓力,3月底,德國聯邦政府、各邦政府、公共交通當局提出九歐票政策作為一種能源救濟(Energie-Entlastungspaketes)措施。
對於德國政府來說,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試驗。消息剛發布時,出現各種意見。有些人認為多使用大眾運輸,對環境友善;有些人則擔心火車過度擁擠、乘客怨聲載道的誤點問題更加嚴重。
一場前所未見的交通試驗
據德鐵統計,5月底啟售的9歐票,截至8月初,共售出約3800萬張票。德國運輸公司協會(VDV)與德鐵共同發起的全國性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乘客用於採買等日常事務;近四成的乘客用於通勤上班或上課,超過三成的乘客則利用9歐票進行短程旅行。另一項調查則發現,乘客使用公共運輸的比例增加,開車的比例降低。當然,人潮湧入車站,火車誤點的情況有增無減。
善用大眾運輸是旅人的必要之舉,筆者「躬逢其盛」遇上9歐票的旅程,的確讓荷包鬆了一大口氣。不過,幾個採訪點遠在鄉村,搜尋交通方式,結果顯示「無法提供大眾運輸路線」時,不免心頭一驚。最後,還是得讓受訪者開車接駁。 9歐票雖是省錢好物,但對於住在鄉村的居民來說,卻鮮少有派上用場的機會 。
九歐票優惠步入尾聲之際,討論聲再起 — — 是否延期、未來該如何定價,調整為每月29歐元或69歐元,或一天1歐元、一年365歐元等各種可能,甚至是財源何處來等。
2022夏天,一場因能源危機而發想的9歐旅遊盛宴,是否成為轉換交通補貼政策思維的開端?這課題仍待觀察。
註釋
[1] 柏林公共運輸以同心圓分為 A、B、C 三區,A區最小、B區在外圍、C區在更外圍,一般工作、生活或觀光區多落在 A、B 兩區。涵蓋3區的24小時票為10歐元。詳見BVG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