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
響應環保從校園開始 國教署試辦2個月減少近萬個免洗餐盒
國教署為響應行政院環保署推動的環保新觀念,自今年11月1日開始,學校召開會議、辦理活動時,不提供一次性的餐具及包裝用水等。國教署說明,今年5月至7月試辦期間已經減少9625個免洗餐盒,與3萬6968個包裝用水。希望能從教育單位開始發揮帶頭作用,在校園裡落實推動環保政策,並持續推動減碳環保新觀念,確保永續發展。(自由時報報導)
接軌國際趨勢 證交所規劃上市櫃ESG評鑑2024年上路
接軌國際趨勢,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今 日指出,證交所規劃將在2024年針對上市櫃公司進行ESG評鑑,透過建立機制讓台灣的上市櫃企業在ESG這部分符合國際標準。台灣以主口導向為主,因此在ESG這部分必須與國際接軌,證交所將協助上市公司面臨的ESG課題給予積極協助,議題涵蓋環境、氣候、減碳排放、勞工與公司治理等,其中極端氣候衍生的問題則是目前工作重點。(鉅亨網報導)
大同智能建置儲能全台首座E-dReg案場啟用
大同100%投資之子公司大同智能,繼日前取得台電冬山超高壓變電所儲能案,今日於桃園觀音正式啟用自建的6MW日前輔助服務案場,該案場為全台第一座「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E-dReg)儲能系統,可有效強化電網韌性及緩解尖峰供電壓力,為台灣儲能發展之重要里程碑。大同副董事長暨大同智能董事長吳振隆表示,預計明年底前將完成建置共計超過100MW的儲能系統,為台灣供電品質增添助力。(經濟日報報導)
台灣通運布局綠色物流 電動貨卡年減碳量達52噸
台泥企業團所屬台灣通運今天和Scania Taiwan舉辦電動大貨卡新車發布會,宣布亞太地區首輛電動大貨車正式在台灣掛牌啟用。Scania 26噸純電動大貨車和一般柴油大貨車相比,一年減碳量達52噸,減碳成果將全部歸屬企業客戶,可為客戶取得符合溫室氣體盤查範疇3的碳排放減量或碳權的效益。(中央社報導)
農地遭劃為保育區 平溪青農憂權益將受嚴重損害
為配合中央政府推動國土計畫新制,新北市地政局自12月1日起,進行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公開展覽,並且在新北市舉行多場公聽會,徵詢民眾意見。平溪青農謝昶志表示,雖然新北市地政局強調原本合法農業使用的土地,在劃歸國土保育地區後仍可保障既有合法農作使用,但依現行的法令,等於民眾的私有土地將從合法經營農業變成非法,導致無法繼續經營。他認為,應將現行合法使用中的農牧用地,劃歸農業發展區,確保民眾權益。(工商時報報導)
沃旭能源在瑞典蓋廠 生產綠色航運燃料 規模為全歐最大
丹麥再生能源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將斥資逾1.45億美元,在瑞典興建一個規模為全歐最大的低碳航運燃料生產設施,這可能測試航運業減少碳排的新市場。歐盟上周末已同意擴大其碳市場,將航運業的排放包含在內。
Orsted在瑞典北部的投資案FlagshipONE將於2025年開始營運,歐盟若想在本世紀中實現淨零碳排的抱負,FlagshipONE結合採用了一系列的技術,將在未來幾年能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經濟日報報導)
日本民眾聲請美濱核電廠停機假處分 法院駁回
針對日本唯一開始運轉後已工作逾40年的福井縣美濱核電廠3號機,日本反核市民團隊日前向大阪地方法院聲請停機假處分,但今天遭地院駁回。大阪地院談到駁回聲請理由時說,美濱核電廠未曾因為運轉超過40年,而發生過必須就安全性進行嚴格及慎重判斷的情況,關西電力公司也對核電廠進行耐震補強工程,因此「不能說安全性方面存在問題」。(中央社報導)
還會更熱? 英國氣象局:2023年可能出現史上最高溫
根據英國氣象局預測,2023年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若預測成真,明年的高溫將比氣候開始暖化之前高了1.2℃。領導2023年全球溫度預測的鄧斯通博士(Nick Dunstone)指出,過去3年受到「反聖嬰現象」的影響,熱帶太平洋的海面溫度其實低於平均溫度。不過,根據全球預測溫度的氣候模型顯示,反聖嬰現象即將結束,熱帶太平洋很可能恢復到先前較暖的狀態,這個變化將導致2023年的氣溫比2022年更高。(自由時報報導)
美政府提案 要全面以LED燈取代所有傳統燈泡
美國能源部發表一項針對燈泡耗能的規範提案,基本上是要逐步淘汰省電燈泡(compact fluorescent bulb),推動美國一般家庭全面改用更節能、也可能更貴的LED燈泡。能源部今年稍早已另外推動一項計畫,逐步汰除傳統白熾燈泡,希望在2023年夏季之前,讓這款燈泡從商店完全下架,現在這項規範將擴及省電燈泡。(經濟日報報導)
香港5800億明日大嶼新方案出爐 人工島由2變3 團體憂成飄移島
備受爭議的香港「明日大嶼」新方案終於曝光。根據香港發展局今日披露的最新文件,造價5800億港元的交椅洲人工島新方案由原先填海建兩個島變成建三個島。新方案以15分鐘生活圈概念規劃七個宜居生活社區,預計可建約19萬至21萬個住宅單位。交通方面,政府建議建全長約30公里的鐵路,由洪水橋接駁至港島西。
不過,有議員質疑新方案與政府原先建議不同,認為方案欠缺延線,完全放棄屯門50萬人口和沿岸居民;亦有團體擔心造價成本被大幅低估,深水填海技術不穩定,可能成為建設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時,出現人工島飄移事件的翻版。(東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