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沿近海漁業資源 農委會水試所物種復育創全球首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搶救沿近海漁業資源 農委會水試所物種復育創全球首例

2022年12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農委會昨(26)日表示,氣候變遷影響下,台灣沿近海捕撈量越來越少,未來永續增裕海洋資源,水試所的復育計畫扮演重要角色。水試所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昨發布階段性成果,水試所指出,目前已建立水晶鳳凰螺、遠海梭子蟹、鋸緣青蟹、日本鮸、條石鯛、虎斑烏賊等眾多物種繁殖技術生產種苗放流外,更成功人工繁殖、放流「台灣十大好魚」的黑䱛(音同或),創下全球首例。


水試所發表「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階段性成果,展示部分物種。攝影:李蘇竣

我國沿近海漁獲最高減少六成 水試所展開復育工作 

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曾提出警告,全球90%的漁藏已達到或超過永續捕撈上限,許多地區過度捕撈相當普遍,例如地中海、黑海和東南太平洋地區,有2/3的魚種被過度捕撈。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台灣,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沿近海域漁獲量於1980年達到最高峰40.8萬公噸,此後逐年減少,2013年降至最低點15.3萬公噸,較最高點減產62.5%,近年因實施相關資源管理措施,漁獲量略呈回穩,近3年維持在16~18萬公噸。

水試所指出,因應捕撈資源減少,國際趨勢開始轉向養殖漁業,據統計,目前全球養殖業占食用水產品總產量的貢獻比例由1970年的4.5%提高到2020年的48.0%,預期未來將持續增產,成為食用水產品的生產主力。反觀台灣,受限於土地狹小、成本較高,養殖漁業難以發展,去(2021)年產量甚至較2003年之高點36.5萬公噸下降9萬公噸多。


1960年~2021年台灣漁業生產量變動。圖片來源:水試所提供

全球首例! 黑䱛成功人工繁殖、放流 

水試所結合台灣的捕撈與養殖能力,展開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針對消費需求高、資源量明顯下降的物種,啟動蒐集種原、人工繁殖、種苗放流等一連串增裕資源的努力。其中,黑䱛復育工作創下全球首例的人工繁殖與放流紀錄。

回顧這段歷程,水試所表示,今年4月於澎湖附近海域釣獲黑䱛種魚,減壓操作後,隨即運至澎湖中心,由東港中心同仁接手進行催熟、交配產卵與孵化試驗,共孵化魚苗3~4萬尾,並依魚苗體型成功餵以適當大小之餌料生物(俗稱過料),目前已蓄養至15-20公分體長,成為全球首次成功的黑䱛人工繁殖紀錄,此批幼魚將在2~3年後將達性成熟而成為種魚。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澎湖中心也將500尾過料成功之黑䱛苗,於澎湖海域完成世界首例之放流。


水試所成功育成黑䱛稚魚,並於澎湖海域放流,創下全球首例。攝影:李蘇竣

水試所表示,黑䱛被列為「台灣十大好魚」,近五年(2018~2022)的漁產交易行情紀錄,最高可賣到每公斤新台幣1000元,為高經濟價值魚種。根據漁業年報統計,於1970~1990年間,全國漁獲量大致維持在每年3000~4000噸,但到了2000年後則每年不足500噸,資源量明顯下降。

已蒐集近20物種種原 農委會要鞏固糧食安全

此外,水試所也分別針對大洋性、陸棚性及定棲性魚介貝類進行種原蒐集與繁殖試驗,在大洋性部分已蒐集鬼頭刀及杜氏鰤(紅甘),陸棚性部分已蒐集黑䱛(黑口、黑喉)、赤鯥(紅喉)、日本馬頭魚、條石鯛、密點少棘胡椒鯛(加志)、黃背牙鯛(赤鯮)、旭蟹及遠海梭子蟹(沙蠘),定棲性部分則有水晶鳳凰螺、銀塔鐘螺、馬糞海膽、鋸緣青蟹(紅蟳)、虎斑烏賊(花枝)與萊氏擬烏賊(軟絲)等,已蒐集近20物種。

水試所表示,期待累積下來的經驗與技術,逐一建立各標的物種的種原與繁殖技術,提高放流效率,盼能有效增加我國沿近海漁業資源,滿足國人需求。 


產地價每公斤可達2000元的赤鯥(紅喉、紅加網),水試所也成功完成魚苗孵化。攝影:李蘇竣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台灣曾被稱為各種「王國」,如鰻魚王國、遠洋漁業王國,等各式各樣水產品的消費量也相當可觀。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台灣的捕撈量也越來越少,不僅危及到糧食安全,也讓大量漁民失業,水試所的復育計畫,對未來海洋資源扮演重要角色。

陳吉仲強調,農委會提供本計畫3年27億經費,是近期所有產試所之中最高的,未來也將配合行政上的協助,並且將台灣的水產品賣到全世界。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海洋資源減少是糧食安全危機。攝影:李蘇竣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