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廠除役拆除要蓋低放貯存庫 地方說明會引居民反彈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核一廠除役拆除要蓋低放貯存庫 地方說明會引居民反彈

2022年12月2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核一廠除役即將邁入下一步,為準備拆除機組的「拆除階段」,台電規劃於廠內新建一座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用來暫時存放拆廠時產生的低放射性廢棄物。今(29日)於新北市石門區辦理說明會,地方民眾出席踴躍,紛紛表達對貯存庫的安全性疑慮,希望台電說明發生意外的因應方式。環團也指出,核一廠是台灣首座除役核電廠,台電缺乏拆除經驗,後續應提出更具體的拆廠與外運計畫。

核一廠是全台首座除役的核電廠,台電規劃新建「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存放未來拆廠階段產生的廢棄物。資料照。照片來源:台電提供

核一進入拆廠階段 台電規劃「貯存庫」放工程廢棄物

核一廠自1978年開始運轉,2019年執照屆滿,台電依法提出除役計畫,通過環保署環評、取得原能會除役核可,正式進入除役階段,成為全台首座邁入除役的核能電廠,運轉期間總發電量約3380億度。核一廠除役計畫需25年的作業期,前八年為「過渡階段」,接續12年「拆廠階段」,拆除反應爐及汽機組件等。而後花三年進行「廠址最終狀態偵測階段」,確認廠區環境輻射狀況,最後是兩年的「廠址復原階段」拆除剩餘建物、復原土地。

目前核一廠仍在「過渡階段」,下一步將進入「拆廠階段」,為了儲存拆廠時產生的廢棄物,需興建「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台電今(29日)於新北市立石門實驗國民中學辦理公開說明會。

台電說明,此次興建的「三號低貯庫」為地下一層、地上一層及兩層之鋼筋混凝土建築,將利用廠內拆除後的69kV開關場土地,設置於廠內西南側。預計2028年底完工後啟用,運轉年限為40年,主要存放拆除產生的廢棄金屬、管線等,並非存放廢棄核燃料。

三號低貯庫位置圖。圖片來源:擷取自說明會資料

台電公司推動「核一廠除役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庫興建工程」,今(29日)於新北石門辦理公開說明會。攝影:李蘇竣

台電保證安全仍無法緩解擔憂 民眾要求說明意外因應措施

為了消除民眾對安全的疑慮,台電強調低貯庫不會有廢液或廢氣洩漏輻射的問題。當地也無海嘯、土石流風險,建築耐震設計採迴歸期2500年最大地震地表加速度係數(0.28g),在地震作用下,建築物結構依然完整、不會發生損壞。

儘管台電強調安全無虞,當地居民還是紛紛提出質疑,有民眾認為,台電對於安全解釋過於籠統,不論如何擔保都有可能發生意外,希望進一步說明如何因應意外狀況。

環保團體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謝蓓宜也指出,核一廠是首座除役核電廠,台電仍缺乏後續拆除經驗,就連用於存放低放廢棄物的「T容器」都是前所未見的全新設計,在說明貯存庫設計的同時,台電也應該提出更具體的拆廠計畫、最終外運計畫。

台電核發處長許永輝回應強調,目前全世界很多核電廠在除役,台電有針對相關安全問題和國際接軌,任何安全問題都會由原能會進行最後把關,輻射管制、防護的人力,依階段性除役計畫也都是足夠的。

台電副總經理簡福添回應,會針對鄉親關心的安全問題、管理問題、回饋問題等再仔細回覆說明。攝影:李蘇竣

居民憂廢棄物放永久 北海岸反核聯盟籲速推核廢三法

對於核電廠帶來的干擾,多數里長、民意代表均表示希望給予更高的回饋金,因為當地民眾已為核能發電犧牲40餘年,應協助地方發展。也有部分居民擔憂,貯存庫最後就地成為「最終處置場」,或是改存放高放射性廢棄物,希望台電考慮勿設置在當地。

北海岸反核聯盟執行長郭慶霖表示,很多居民擔心這些廢料放下去就「不拿走」了。比起台電的保證與承諾,居民更希望得到法律的保護,呼籲經濟部、原能會等主管機關盡速推動核廢三法的立法工作,建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法」、「行政法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設置條例」及「放射性物料管制法」,確立核廢料的處理機制。

台電副總經理簡福添強調,按法規要求,由於低貯庫不符低人口密度區,也不符合地質條件,依規定不可能蓋完就永久放著,只是拆廠過程使用而已。後續會再爭取讓除役過程中給予居民的回饋不變,也會向居民逐一說明關心的議題,讓每個環節透明化,維持溝通互動。

北海岸反核聯盟執行長郭慶霖呼籲,完善核廢料法制是重要的一環。攝影:李蘇竣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