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溯源】第八走:昔日茶商絡繹不絕的糶米古道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深坑溯源】第八走:昔日茶商絡繹不絕的糶米古道

2023年03月27日
文、圖:陳維霖​

西元1812年,時任噶瑪蘭廳通判(地方首長)的姚瑩,有感於從艋舺至宜蘭淡蘭官道路程遙遠,於是實地勘察了幾條距離更短的路線,其中一條路線從艋岬至礁溪只需原先官道的一半路程,他在《淡蘭擬闢便道議》中有如下的描述:「此間山平多種茶,自茶園中行」 、「楓仔林至石槽坑,凡四十里,人煙稠密。」由此段內文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已有許多福建安溪的移民進入坪林、石碇等地拓墾,從原鄉帶來種植茶樹的技術,在此更有發揮的餘地。

但姚瑩的奏摺呈上之後,便被朝廷否決了,即使如此,這條計劃中的淡蘭便道不因官府不肯修築而停滯,反而持續有更多的拓墾移民及茶商利用,終於使這條路線取代了淡蘭古道的官道及中路,成為艋舺茶商往返淡蘭的主要交通路線,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淡蘭古道南路,淡蘭南路即是「茶路」。​


深坑萬福宮。攝影:陳維霖​

問耆老、查文獻、實地探訪 多面釐清古道緣起

茶葉的興起,深坑老街因而匯集成熱鬧的街肆,也成了茶葉的集散地,老街茶行因而林立。當時一般茶農還不具備製成精茶的技術,採茶之後稍做成粗茶,即送往大稻埕,所以大稻埕的茶商都遠從唐山聘請製茶師傅煉製精茶後再外銷至國外。

那時候景美溪河運暢通舟楫眾多,但運貨物至大稻埕仍須不少時間,據成立於清光緒年間楓子林的林全記商號所載的資料:「清晨2點從楓子林出發至板橋江翠(今光復橋附近),等到退潮後再順流而下,早上9點前可到達大稻埕;回程則利用漲潮的時候返回江翠,再藉著人力船到達虎穴口(今公館自來水博物館附近)並夜宿於此,翌日下午2點由深潭進入楓子林。」​

水運運輸不足的部分,則被肩挑茶葉的茶農一擔一擔的從山徑挑往六張犁、艋岬等地。所走山徑在道光年間已慢慢形成,節錄《噶瑪蘭廳輿圖冊/道里》所述:「過溪平洋三里石亭(今石碇)、六里枋仔林(今楓仔林)、 三里深坑渡;翛然一片坦途。」

另又有記載:「至萬順寮再上山崙,六里樟腳(今木柵木新路二段附近)、三里六張犁(茶路古道)。 此去十五里,一帶大路,直達艋舺武營頭出口(自虎尾寮潭以下,皆西南行)。自有此一路捷徑, 不特民間稍減跋涉之勞,而且省卻無數經營備道之費。其有益於地方者,正復不少。」​

今日的淡蘭古道南路從萬順寮上山崙,一過萬福路85巷底的萬福宮(土地公廟),就是一片墓園(富德公墓)了,許多山友視這一大片公墓為畏途,久而久之,淡蘭古道南路似乎被大家所遺忘。我曾聽深坑烏月的耆老談起,這山徑他們小時候五、六歲之時,就敢獨自一人往返烏月、三張犁兩地,可見當時這古道行走的人還非常的多。​

目前新北市政府大力推廣的淡蘭古道南路,一過萬順寮玄清宮(大坑外股古道),就循著山徑稜線越過倒照湖山,再下南港四分溪後接樹梅古道上拇指山,接著沿著糶米古道直至糶米公廟後,再轉往石泉巖。整段路也只有這後段需越過公墓區,從拇指山開始這段路也是大家熟悉的台北大縱走第六段。​

從深坑開始的這段路,老深坑人大多以「茶山古道北段」稱之,我曾看過一張書寫著茶山古道北段的照片,問過許多深坑在地的耆老,但沒有一人知道這張照片的正確位置,茶山古道北段從何開始也有許多說法,有人說從現今萬福生態公園就是古道的入口,因為比較符合文獻所記:「至萬順寮再上山崙……」。

古道就像路網一樣,每家茶農應有他熟悉的道路。


往倒照湖山路旁的土埆屋。攝影:陳維霖​

留存原始山徑 沿途驚喜遍布

從萬順寮開始到萬福宮這段路指標清楚,即使是第一次來走的山友也很難迷路。這段路的田園景觀讓人有回到鄉間小路的感覺,一過萬福宮,山徑轉為緩坡直上倒照湖山鞍部的四叉路(此段新北市政府已有規劃整修)。

這鞍部也可以下南港研究院路,或是取右上大坑山,往倒照湖山(海拔252公尺)的山徑遇雨即濕滑難行,越過倒照湖山後的路便好走多了,兩旁有不少的竹林,行走整理過的竹林最怕找不到路跡,因為每條小徑都井然有序,所幸有山友所留布條可共辨識路徑。​

循著稜線行走,右叉路可直下南港四分溪,這是一條台電的保線路,最近幾年藍天登山隊在山上留下路標,造福無數山友,標示里程數及難易度等,更有參考價值。看著地上的標示牌寫著「往研究院路4段161號、好走」,心裡不禁莞爾。

這條下切的山徑雖然好走,但長年累月的雨量,令腳步也無法完全放輕鬆。因為是保線路所以有時上下階落差難免過大,在山上常遇到台電的維護人員,只見他們人人手拿一根隨手製成的木杖,就知保線路並非一條坦途。​

南港四分溪以社區自行成立「四分溪封溪護漁巡守隊」而廣為人知,巡守的效果良好,更凝聚起社區向心力。有一年參加他們的活動,大家一起在溪畔撿拾垃圾、割除雜草、採筍、吃大鍋菜…那樣的互動至今難忘。

一下到研究院路四段,沿著四分溪行走,不久即可抵達坑頭土地公廟,以「坑頭」為名,因這裡已接近四分溪的源頭,這間土地公廟建廟時間已超過百年以上,據廟方文獻所記應是嘉慶年間即已在此,只是隨著土地公廟的重建,已看不到百年歲月所留痕跡,廟前的石拱橋也已變成平淡無奇的水泥路。​


樹梅古道。攝影:陳維霖​

一過坑頭土地公廟,前方竹林小徑即是樹梅古道,樹梅就是楊梅的意思,古道上有不少的楊梅,但我覺得這古道旁的蕨類比樹梅更為可觀,這裡可以看到在別處不容易觀察到的海南實蕨,而且族群量驚人,除此之外,細柄雙蓋蕨族群量也非常豐富,岩壁上也可以觀察到不少的沙皮蕨,向陽地更是蔓芒萁的天下。

這條古道保留了許多原始的山徑,即使是晴天,滿佈青苔濕滑的石階,行走期間還是須留意腳步,走在這樣的山徑真是享受,雖然古道一路陡上,出了密林一回頭看,視野變得非常良好,看著走來的山巒,心裡更是有無限的滿足感,等上到拇指山之後,那360度的視野更令人著迷。​

拇指山(海拔320M)為一塊裸露的巨大砂岩,因遠望山形像拇指而得名。登頂之後沒有障礙的視野,假日常常吸引了無數喜好自然的市民來此,所以山頂常顯得人滿為患。一過拇指山,山徑變得非常好走,但往來的遊客也變多了,假日時候更是顯得吵雜,沒有山林寧靜的感覺。這段路也是台北大縱走的熱門路段,也可以往北過忍字碑通往四獸山等地。

往糶米公廟這段山徑就是昔日的糶米古道了,但一般人都以妙高台步道稱之。雖是古道但走來已無任何古道的感覺,就是一般常見的郊山步道,處處可見過度整修的路面及涼亭等人工化的設施,雖是如此,但在稜線上見到了整片的金狗毛蕨,為這單調的山徑憑添了幾許的驚喜。​


立於姆指山遠眺台北盆地。攝影:陳維霖​

古道形成遠因 上溯至清代碾米廠

糶米古道的形成的遠因,最早可追朔至乾隆年間,當時松山舊稱錫口,漢人自清代起相繼入墾原屬凱達格蘭族的「貓里折口社」(或麻里錫口社),乾隆年間漳州人郭錫瑠拓墾興雅庄(今國父紀念館、松山菸廠、信義計畫區等地)一帶,引新店溪水灌溉,讓荒地變成良田,當時舉目所見皆是阡陌良田。又因三張犁(今吳興街一帶)引山區水泉聚成一個灌溉用的大埤塘,耕作無水源之慮,幾年下來更是人人富足。​

當時這廣袤的良田收成後,只有錫口街上有碾米廠,住在南港四分溪及木柵等地的農民,挑米前往錫口碾米廠碾米無法一日往返,糶米古道於焉形成。「糶,出穀也」,「糴,入穀也」,糶音同跳,指賣出稻穀,糴音同笛,指買入稻穀。

所以三張犁這一帶的農民,挑著碾好的白米前往糶米公廟,等待南港、木柵山區的農民挑著未輾過的稻米前來交換,這也是早期臺灣農村互助的具體象徵,「糶、糴」一入一出,這兩字包含著無數體恤的含義,山徑上所滴下的汗水都是對米糧的珍惜,如今走在這古道上已不見往來挑米的身影,也許兩旁茂密的樹林皆是當年農民汗水灌溉所成的吧。​

糶米公廟可直下至德興煤礦後通往吳興街600巷,或是往嶺頭方向再下石泉巖,石泉巖為百年古寺,建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因石出湧泉故命名為「石泉巖」。廟前立著兩塊石碑,一塊為同治九年(1870年)的「重修觀山嶺路橋碑」, 記錄當時出資重修這條古道的捐款芳名錄,為古道的歷史見證。

另一塊石碑為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所立的「茶路」 石碑, 介紹這條古道的歷史。當時艋舺武營的官兵前往宜蘭巡視,從艋舺至石泉巖時,都會在此地休憩飲用泉水,祭拜祈求一路平安後再翻山越嶺, 經由深坑、石碇、坪林而至宜蘭。​

從深坑一路翻山越嶺至此,這山徑是淡蘭古道的一部份,既是茶路也包含了一小段的米路,每個叉路、緩坡、石階等等都記錄著先民卓越的毅力及智慧,每走一段古道等於回顧一次歷史,先民拓墾的歷史除了刻印在你我行走的步履之間,也迴盪在每一次的呼吸之間,這應該是行走古道最迷人的地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深坑溯源」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