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週年引國際社會關注核安 廢核平台籲國內提前準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俄烏戰爭週年引國際社會關注核安 廢核平台籲國內提前準備

2023年02月2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俄烏戰爭迄今將滿一週年,烏克蘭成為首個擁有核電廠且捲入戰爭的國家。「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去年發起連署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核污染威脅,今(23日)邀請連署團體再舉辦記者會,除了聲援烏克蘭,也指出世界各國的核電廠安全標準,可能都無法防禦重型砲轟及導彈襲擊。國內核電陸續走向退場除役,主管機關更應重視核廢貯存設施的戰爭風險。

台灣民間團體聲援烏克蘭並抗議俄羅斯讓烏克蘭飽受核安威脅,也使全球承受戰爭、核災及能源短缺的風險。攝影:廖禹婷

俄烏戰爭開打滿週年 歐洲最大核電廠引發核安問題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2022年2月24日下令全面入侵烏克蘭,俄烏戰爭迄今將滿一週年,這段期間俄軍不斷以導彈襲擊烏克蘭領土,烏克蘭也成為首個擁有核電廠且捲入戰爭的國家。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過去一年間,歐洲最大的核電廠「扎波羅熱核電廠」多次受到砲擊,俄羅斯還企圖控制烏克蘭能源線路,甚至計畫將扎波羅熱改造成前線軍事基地,利用核安問題作為逼迫烏克蘭和談的籌碼。

崔愫欣指出,去年8月烏克蘭氣象局及核電公司發布核災模擬,結果顯示扎波羅熱核電廠若發生核災,將會污染半個歐洲,國際原子能總署始終未對此有效回應。311福島核災事件後,各國雖然加強核電廠抵抗天災的安全標準,卻未納入戰爭風險,顯示出各國核電廠都可能無法防禦重型砲轟及導彈襲擊。

環境法律人協會副秘書長謝蓓宜指出,台灣同樣可能面臨戰爭,但國內核電廠反應爐建築設計未經重型砲火或導彈測試。去年核三廠舉行的核安演習,就忽略了核電廠在戰爭中提高安全防護的具體措施,反而著重在消防救災,如模擬飛機因戰爭迫降氣渦輪機廠房引發火災的應變手段。

核二廠2號機將於今年3月除役,核三廠的運轉執照也會在2025年到期。謝蓓宜呼籲,原能會、國防部、台電等機關都應徹底檢視我國核電廠,包括反應爐建築、乾式貯存設施、核廢料貯存庫等設施,是否足夠抵禦戰爭砲火。

火災數較去年同期暴增122倍 烏克蘭一年近8000平民死亡、增2000萬噸碳排 

據聯合國人權高專辦數據,俄烏戰爭過去12個月以來,至少有8006平民死亡、1萬3287人受傷,還不包括先前烏克蘭東部衝突喪生的無數人。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指出,自去年10月起俄軍不斷攻擊烏克蘭關鍵基礎設施,全國電力和水資源嚴重短缺,數百萬烏克蘭人民在冬天連日沒有電力、暖氣與水。

戰爭砲火不僅讓百姓無辜傷亡,還帶來高污染及高碳排。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提到,烏克蘭曾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一場周邊會議上指出,俄羅斯投下可導致嚴重燒燙傷的磷彈及各種砲火,使烏克蘭境內火災數比去年同期暴增122倍,產生約2380萬噸排放量。

除了直接造成碳排上升,烏克蘭境內也因戰爭喪失20%自然保護區,不過國際上缺乏計算方法,難以估算實際流失的碳匯量。根據專家保守推估,這場戰爭至少為全球貢獻5%排放。

戰爭加速歐盟能源轉型 2022年風光佔比首度超越天然氣

過去歐盟高度仰賴進口能源,45.3%天然氣、27%原油及46%煤都來自俄羅斯。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提到,為壓低天然氣需求,戰爭期間歐盟要求各國節能15%,還通過「天然氣需求削減計畫」,目標在2023年3月底前,天然氣需求與過去五年平均相比降低15%,電力需求減少10%。

據統計,歐盟天然氣需求削減量達19%,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由戰前的40%降至13%。補足發電缺口的能源為何?楊順美說,由於去年度法國老舊核能機組頻頻停機,發電量大減13%,最終助歐盟因應天然氣短缺的還是再生能源。

去年歐盟風力與光電合計占比高於核能,首度超越天然氣,至今年1月,歐洲天然氣價格甚至回跌至低於戰爭前。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邀請環境法律人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團體召開記者會。攝影:廖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