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開設旱災應變中心、動保團體主張飼主狗口普查、德國揚言退出2035停售燃油車決議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中央開設旱災應變中心、動保團體主張飼主狗口普查、德國揚言退出2035停售燃油車決議

2023年03月01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3月1日

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日成立 高雄8日起實施夜間減壓供水

南部降雨量去年來不到歷史平均的四成,為30年來新低,高屏溪川流量持續下降。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日正式成立,當天下午6點由指揮官、經濟部長王美花,邀集相關單位開會後,鑑於高屏溪流量已降至每秒7.4立方公尺,加上預測未來一季降雨偏少機率高,會中決定高雄地區自8日起,由水情提醒的綠燈,轉為減壓供水的黃燈。經濟部也已協請高雄市政府、台水公司、水利署積極趕辦「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採取強化區域調度、增鑿54口抗旱水井,及提升既有淨水場處理能力等措施,務必4月底前,完成增供每日13.6萬噸的水量。(工商時報中國時報報導

水肥偷倒農田死灰復燃 嘉義縣環保局接連查獲兩件法辦

過去農民多以家裡水肥施肥,現在化學肥料也普遍,加上污水處理廠水肥處理量有限,引發不肖業者處偷倒水肥。嘉義縣無合法水肥處理廠,過去不肖水肥業者曾偷倒在廣大的台糖甘蔗田,近年因台糖加強巡視防範,不肖業者轉而將水肥倒在偏僻農田,引發民怨。嘉義檢警環聯手,自今(2023)年1月至今,分別在中埔及新港鄉農地,查獲兩起衛生工程行隨意偷倒水肥案件。(聯合報報導

日本擬今夏排放核廢水 原能會估1年後進入台灣海域

日本擬春夏之際排放福島核電廠含氚核廢水,原能會主委張靜文1日赴立法院列席報告業務概況,備質詢時表示,推估一年至一年半以後,將有少部分放射性物質進入台灣海域附近,並會根據當下季風型態而有所調整。(中央社報導

動保團體提犬隻福利主張 提飼主狗口普查政策

台灣流浪狗問題長期困擾部分地區,動保團體1日聯合發表「犬隻福利與族群管理政策主張」,包含基本原則、犬隻族群管理、收容犬隻動物福利、遊蕩犬隻與野生動物保育衝突等,並提建議執行相關措施,如落實飼主家戶狗口普查、村里因地制宜制定自律守則等,呼籲政府通盤檢討。(自由時報報導)

日月潭發電排砂 率先採「主動投泥」

國際知名景點日月潭,2021年歷經半世紀以來嚴重乾旱,不僅潭底出現「大草原」奇觀,日月潭水庫淤積沉痾也浮上檯面,目前潭區淤砂量3000多萬立方公尺,淤積率19%,衝擊蓄水與景觀,管理日月潭水庫的台電公司,為搶救美景與延長水庫壽命,今(2023)年將創全台之先,建置潭底輸泥管並抽泥進行「水力發電排砂」,透過「主動投泥」發電兼清淤,盼達到淤砂「入出平衡」,避免淤積惡化。(自由時報報導)


歐盟2035停售汽車遇挑戰 德國揚言退出

《美聯社》報導,歐盟議會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通過了「2035年全面停售燃油汽車」的歷史性決議,然而德國不滿於歐盟未通過「合成燃料」減免的保證,揚言否決2035停售汽車計畫。德國交通部長威斯辛(Volker Wissing)表示,大量生產合成燃料是關鍵,以滿足2035年之前銷售的汽車,以及大卡車、輪船和飛機的需求。他表示,「歐盟委員會應該提出法規,允許內燃引擎交通工具在2035年之後採登記制,列冊的車輛只准許使用合成燃料,這樣也不會增加環境負擔。」(工商時報報導

三個月23死、美東頻傳鯨魚死亡 疫情網購竟也是「間接殺手」

根據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自去(2022)年12月初起,美東沿岸共有23頭死亡鯨魚被沖上岸。科學家認為,死亡率與鯨魚數量回升、氣候變遷、船行肇禍等多個因素有關。另外,新冠疫情爆發,民眾改上網購物,貨運量成長創新高,讓紐約和新澤西港口在去年成了全美最繁忙的港口,貨運商為此改用更大型貨船,並改變航線來因應激增需求,而2022年貨運量較2019年成長了27%,有更多船隻為了取回空貨櫃而開始頻繁往返沿岸。多項因素結合在一起,導致鯨魚遭船舶撞傷的機率增加。(世界日報報導

報告:天災頻傳 世界尚未充分準備

據《法新社》報導,國際科學理事會(ISC)昨(28日)發表報告指出,世界尚未充分準備來面對越來越多的災難,呼籲重新思考全球風險管理;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UNDRR)的數據指出,自從1990年起,有超過1萬700起災難對全世界超過60億人造成影響。其中已因氣候變遷而加劇的水患和暴風雨,在這份災難名單中居前,佔總數的42%。

國際社會2015年簽屬「仙台減災綱領」(Sendai Framework)的宣言中,訂定2030年達到減少傷亡和災損的全球目標,然而,這份報告中指出實現2030年仙台綱領目標的可能性很小。ISC主席葛拉克曼(Peter Gluckman)表示,從加強建築規範到採用危險警報系統,全球對於長期規劃和預防的關注與投資太少。(央廣報導

美晶片遊說團體 籲拜登放寬環境審查

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的520億美元晶片法案開跑,首輪390億美元補貼即將開放申請。但美國晶片遊說團體面對嚴格的審查條件表示反彈,要求拜登政府放寬環境審查,否則恐把半導體供應鏈拱手讓給中國。

在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框架下,在美國的晶圓廠若尋求逾1.5億美元補貼,需向官方提交「計劃提供給旗下員工和建築工人的托育方案」等複雜計畫。不僅如此,高耗能的晶片製造商還將面臨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的挑戰。據美國商會指出,國家環境政策法部分評估和審查項目,可能需要耗時長達7年才能獲得批准。(工商時報報導

美國化學工廠遭起訴 排放化學氣體致居民身陷罹癌風險

美國司法部昨(28日)起訴了路易斯安那州一間化學工廠,稱工廠讓附近的黑人社區罹癌風險大幅上升,要求其在期限內降低有毒物質的排放量。根據《美聯社》報導,週二發布的美國聯邦起訴書指出,日商電氣化學工業株式會社(Denka)旗下子公司「Denka Performance Elastomer LLC」生產合成橡膠,過程中釋放高濃度致癌物「氯丁二烯」和其他多種化學物質,已導致極高的癌症風險。(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