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毒害烏克蘭1/4農田 砲火下農民展韌性持續糧食生產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戰事毒害烏克蘭1/4農田 砲火下農民展韌性持續糧食生產

2023年03月14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素來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曾經是世界第四大玉米出口國、第五大小麥出口國。但俄烏戰爭一年後,農田傷痕累累,研究單位估算1/4的良田因戰爭劣化,預估要數十年才能修復,嚴重者甚至要花上百年。

戰事也讓不少農民離開家鄉。聯合國調查當地農作問題,1/4受訪者表示已縮減生產規模,甚至完全停產,但是在無法控制的戰事中,仍有不少農民努力工作,以維持當地的糧食供應。

烏克蘭 農業 圖片來源:UN

烏克蘭原是糧食出產大國,但戰事讓糧食難以出口,不僅影響生產、經濟也蒙受損失。圖片來源:OCHA/Matteo Minasi

1/4農地遭污染 土壤劣化產量下降

路透社》報導指出,烏克蘭土壤科學和農業化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il Science and Agrochemistry Research)分析東北部的哈爾科夫(Kharkiv)的土壤樣本後發現,彈藥和燃料帶來的汞、砷污染深入土壤,而且濃度很高。透過土壤樣本與衛星圖像,他們估計烏克蘭至少有1050萬公頃的農田已經劣化,約佔農地的1/4。

專家指出,依據土地劣化的程度,想恢復作物生產要費時3年至200多年,部分污染嚴重或佈滿地雷的地區可能再也無法恢復,預計未來數年全球糧食供應也會受到影響。

烏克蘭著名的黑鈣土(chernozem)透氣性極佳,富含礦物質、腐植質等,地力肥沃,讓當地成為絕佳的糧食生產地。然而,砲彈的重金屬深入土壤,擾亂土中的微生物生態,養分跟著下降。坦克輾壓過的土壤太過硬實,根系不易發展。研究發現,玉米種子發芽的能量下降約26%,連帶影響產量。

研究所所長巴盧克(Sviatoslav Baliuk)指出,戰事讓烏克蘭每年的糧食收成減少1000至2000萬公噸,跟戰前6000至8900萬噸的產量相比,損失近1/3。

烏克蘭 農業 圖片來源:UN

聯合國協助維持發電機運作,以確保烏克蘭的糧食生產不致中斷。 圖片來源:UNOCHA/Saviano Abreu

戰爭中展韌性 農民極力維持糧食供應

即便外在環境無法控制,但農民仍在努力生產、以供應當地糧食需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烏克蘭辦公室主管沃提耶(Pierre Vauthier)表示,他深刻感受到烏克蘭農民的團結。

戰事讓許多農夫離開家鄉,尋找新的落腳處。沃提耶說,大型農業公司仍展現韌性,努力維持運作,但小農、小型農業公司、鄉村地區受創嚴重,急需協助。

糧農組織去(2022)年底針對戰爭影響農業生產與鄉村生計的調查報告指出,25%的受訪者表示已縮減生產規模,甚至完全停產,而這個現象在農業重鎮更糟。受訪農戶也表示,戰事讓種植作物與畜牧成本跟著上升。

據估計,烏克蘭約有100萬公頃的土地受到地雷和未爆彈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已經與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WFP)合作排定要排雷與復原農地的順序,希望在兼顧安全與效率的前提下讓糧食持續生產。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許祖菱

大學就讀傳播學系,現在是文字/影像/翻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