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造成數十萬人傷亡。毀滅性的人道危機下,彈藥和導彈的重金屬、燃料和化學物質殘留滲入土壤、地下水與空氣。飽受戰事摧殘的人們與環境,承受了難以抹滅的污染。
化學品滲入土壤 動植物均受影響
烏克蘭是全球重要的糧食出口國,玉米、小麥、大麥和葵花籽油都占關鍵地位。砲彈落在良田,可能含有有毒爆炸性化學物質,例如TNT(俗稱黃色炸藥)等。雖然許多地方還無法深入調查,但這場衝突已對烏國的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害。
戰爭讓環境調查變得非常困難,《BBC》報導,烏克蘭的非營利組織EcoAction使用開放資料記錄戰爭的環境影響,至今已記下841起事件。荷蘭人權組織PAX則運用衛星影像來辨識跟紀錄戰爭造成的污染。
EcoAction氣候主管札夏德科(Yevhenia Zasiadko)說,烏克蘭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在南部和東部,那裏也是土壤最肥沃的地區。地雷或導彈、軍用車輛的燃料、爆炸燃燒產生的物質會在土壤留下化學污染,有害物質將會轉移到農作物上,危害吃下那些食物的人們。
PAX環境與衝突資深研究員茨維伯格(Wim Zwijnenburg)則解釋,遙測技術可分析燒毀的土地、彈坑與軍事行動對健康植被造成的影響,但有些變化無法從外觀或遙測資料辨識,需要靠實際的土壤分析。
環境團體紀錄這些污染,期待能在戰後釐清土壤復原與清理的責任。不過,專家認為,要復原被污染的土壤非常困難。每個地方的污染情況不同,持續的炮擊讓污染的狀況變得複雜,所須清除的方式也不同。有些地方使用微生物來分解漏油,有的需要種植蕨類、向日葵來吸取有毒化學物質,這將是一項極為艱鉅的任務。
無力顧及環境管制 戰爭擴大污染等級
除了土壤,空氣跟水也同樣遭受污染。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及合作夥伴的報告,這場戰爭中,核電廠、儲油槽、煉油廠、天然氣設施與管線、礦場和化工廠等設施均遭到攻擊,油品與有毒化學品接連釋出,有的跑到空中,有的流入土地,進而污染地下水。
俄軍從3月初就佔領札波羅結(Zaporizhzhia)核電廠,成了戰事中最大的不定時炸彈。除此之外UNEP去年11月的報告指出,穿甲彈和坦克裝甲中都發現貧鈾( Depleted Uranium )。 貧鈾是提煉鈾235後的產物,主要成分是鈾238,因能大幅提昇裝甲穿透力或強度,常用於穿甲彈。貧鈾放射性較低,但伴隨擊穿物體產生的高熱燒灼,會產生鈾的氣溶膠,影響長達數十年。
除此之外,戰亂當前,國家與城市無力監督非法排放或清理廢棄物。茨維伯格警告,廢棄物堆積在郊區或非正式的填埋場,生活垃圾產生的液體滲入土壤和地下水,工廠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可能就直接排放有毒的廢棄物或污水。
長期慢性病增加 戰事危害難抹平
國際防治肺結核和肺病聯合會(The Union)去(2022)年底提醒常被大眾忽略的空氣污染問題。無論是炮彈引發的火災、有毒氣體、或建築物爆炸和倒塌,都會導致懸浮微粒大增。其中,還包含許多持久性的有機污染物。長期而言,人們罹患發炎性慢性病(inflammatory chronic disease)的機率將大為增加。
The Union指出,烏克蘭戰爭造成的環境破壞將持續多年,即使戰爭能奇蹟般地立即結束,氣候變遷、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傷害恐怕需要幾十年才能復原。
參考資料
- BBC(2023年2月21日), The toxic legacy of the Ukraine war
- The Union(2022年12月7日),The war in Ukraine is an environmental catastrophe
- UNEP(2022年10月14日),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Conflict in Ukraine: A Preliminary Review
- UNEP(2022年7月4日),UN warns of toxic environmental legacy for Ukrain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