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瀅/盼北北基宜聯手,省下一座協和電廠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蔡雅瀅/盼北北基宜聯手,省下一座協和電廠

2023年04月28日
文:蔡雅瀅(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

協和電廠2024年除役後,台電規劃改建為燃氣電廠並於基隆港港嘴、白米甕炮台下方、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填海造地」14.5公頃,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因開發內容破壞基隆珊瑚礁生態與自然海岸;儲氣槽緊鄰基隆市區與軍港,戰時易成為攻擊標的;燃氣電廠仍屬火力發電,改建後空污年排放量1221公噸,粒狀污染物增為1.9倍[1],溫室氣體排放量增為約三倍[2],2032年完工後距2050淨零排放目標年只剩18年;另有規劃內容威脅基隆港發展等,引起基隆市民、環團、航商群起反對,要求提出替代方案。

協和電廠2024年除役後,台電規劃改建為燃氣電廠,並「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引起民間反彈。圖片來源:台電提供

協和電廠2022年度發電量佔北北基宜的6.7%

協和電廠1、2號機已於2019年底除役,3、4號機2022年發電量28億度,該年度基隆市用電量15億度,扣除該年度基隆天外天垃圾焚化廠1.17億度發電量,協和電廠約一半的發電量是供鄰近縣市使用。

北東電網北北基宜四縣市2022年用電量合計417.6億度,其中新北市214.4億度、台北市152.6億度、宜蘭市35.6億度,均較基隆市更高。協和電廠該年度發電量28億度,約占北北基宜四縣市用電量的6.7%,若四縣市聯手節電6.7%,或節電3%並增加3.7%的再生能源(如:屋頂型太陽能、地熱或生質能等),則協和電廠除役後,根本沒有犧牲生態、景觀與基隆港發展,改建燃氣火力電廠與接收站的必要。


協和電廠轉型為燃氣電廠後,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預估約623萬公噸,較現況增加2.5至3.4倍。照片來源:蔡雅瀅提供


據工研院地方電力智慧分析工具上的數據,基隆市2022年1~12月的用電量為15億度。照片來源:蔡雅瀅提供

借鏡國際 省下一座協和電廠

韓國密陽市位處偏鄉,人口約僅11萬人,農民為反對通往首爾的高壓電塔及輸電線毀壞農業生產環境,抗爭長達八年。引發許多韓國民眾反思:「犧牲弱勢來滿足能源需求是不道德的」,促使首爾於2012年發起「省下一座核電廠」運動,透過制訂節能建築標準、更換LED燈、改變生活習慣等方式,積極節能;並廣設屋頂型太陽能,提高能源自主。至2014年6月減少相當於96億度電的能源使用,並達到8%能源自主。

日本在福島核災後,各界積極節能,2020年電力消費較2010年降低9.1%,共減少832億度電,相當於30座協和電廠的發電量[3]。可知電力消費不一定要正成長,電力消費也可能透過積極節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變成負成長。

基隆位於台灣北端,人口及用電量均遠較鄰近縣市少,市民長期忍受火力發電帶來的空污,發的電很大一部分是「北電南送」。若北北基宜四縣市能仿效韓國首爾「省下一座核電廠」運動,攜手節能或搭配部分再生能源省下6.7%電力消費,不僅可保護「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不被工程填埋,為北部留下珍貴的自然海岸,也可減少火力發電在北部產生的空污與碳排。

政府長期宣導冷氣溫度提高1°C,可省電6%,以及將高耗能的老舊冷氣、冰箱汰換為一級能效產品,可省電52%及67%。

工研院節能標竿網亦有許多政府輔導產業節能,省下龐大電費支出的案例,如某觀光旅館在政府輔導下,改善空調及熱水系統,第一年節能率70.8%,省下170萬元電費,第二年節能率10.3%,再省下電費63.6萬元。政府與其花1218億元破壞海洋生態,興建燃氣火力電廠與接收站,不如將資源轉用在協助北北基宜的產業、住商節能,或是發展再生能源,「省下一座協和電廠」。


工研院節能標竿網有許多政府輔導產業節能,省下龐大電費的案例。圖片來源:擷取自工研院節能標竿網

註釋

[1]協和電廠2020年粒狀物(TSP)申報排放量55.58公噸,環說書預估改建後粒狀物增為106公噸/年。

[2]依台電提供立委陳椒華國會辦公室的資料,協和電廠2020年至2022年溫室氣體平均排放量為216萬公噸,轉型為燃氣電廠後,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預估約623萬公噸,碳排不減反增。

[3]以2022年協和電廠發電28億度計算,832/28=29.7

參考資料

論壇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環境資訊中心》立場。